“他说就叫他沙湖神。”
当我向taoma询问游戏中的主角到底如何称呼时,对方沉默了片刻,显然是和身边的人交流了一下,发来这条消息。
“沙湖神”——如果你最近常刷抖音和B站,大概已经在一次又一次的两眼一黑中,见识过他的魅力了。
简单来说,这可能是近期互联网热度最高的旮旯给木(Galgame)角色。
而网上玩过这款游戏的人,常会认真地发出这样的感叹:“谁说没有好的国产旮旯给木游戏,我沙湖神第一个不同意。”


就像一场致敬荒诞的仪式
事情的起因是,前段时间taoma发布了他制作的游戏《沙湖神大人求包养》,在这部带有浓浓旮旯味的作品里,taoma邀请了他的大学室友出镜,扮演可攻略角色“沙湖神”。
这部本身是一部相当“小巧”的作品,文件大小只有二三百兆,故事以沙湖神与玩家的日常与回忆为主线,完整流程大概在十分钟左右,打开网页就能直接体验。
就连taoma自己,也觉得这款游戏实在没什么好介绍的——他在小黑盒动态中提到,这款游戏实际制作过程只花了几个小时,几乎就只是“顺手的事”了。
但偏偏就是这短短十分钟的游戏流程,它真的把一般刻板印象里、玩家脑海里能想到的大多数经典Galgame桥段,一个不落地演了一遍。
比如什么“天降女友”:一个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早晨,你从迷迷糊糊的睡梦中醒来,老天爷给你安排好的恋人正躺在身边,看到你醒来,温柔地摸了摸你的头。哪怕只是大学寝室90公分宽的床单褶皱,也能在此刻显出命运的浪漫。

比如突入其来的傲娇属性:你的恋人肚子咕噜噜叫个不停,却倔强地对你说“才……才没有饿呢”,镜头再切一个特写,主角红着脸低下头(?),这样小小的窘迫瞬间,只被你一个人独享。

又比如那种一本正经的超展开,两个人经历了一番生离死别(字面意义上的“生离死别”)的虐恋后,剧情反转——原来这位“天降女友”其实和你是青梅竹马。
两人早在游戏开始前,就立下了那句仿佛刻在所有旮旯给木基因里的誓言:“只许喜欢我一个人。”

大家印象中Galgame该有的“刻板剧情”,《沙湖神大人求包养》里比比皆是。
对老玩家来说可以说是熟悉感拉满,仿佛回到了那个还在论坛里找汉化补丁、在夜深人静时悄悄点开一款新Gal的年代。
对新人……玩完这部作品的,或许也不是新人了,这十分钟的体验结束,你和那些在旮旯给木世界里浸淫十年的老玩家,已经就某些经典剧情套路达成了奇妙的共识。

不过,写到这里想必大家也已经发现了,伴随着浓浓的旮旯味而来的问题是,这些场景在二次元语境大家习以为常。但一旦被真人演出来,尤其是被男大学生演出来,就会显得格外“难绷”。
当然你也可以说这是一种真诚。由于表演认真,又莫名其妙带着一丝滑稽的气质,《沙湖神大人求包养》这部作品连带“沙湖神”本人,随着游戏的莫名走红成了讨论与二创的热点。

在Galgame圈中,有一种流行的二创玩法——把两个角色放在一起进行对比评分,由于《千恋*万花》中的角色丛雨人气极高,玩家间常开玩笑说“有丛雨选丛雨”。
而现在,有人将沙湖神和丛雨放在一起比较,经过各维度的细致对比(比如,两个人都是傲娇系,但相对于丛雨的萝莉外形来说,沙湖神大人更具反差感),最终得出了权威的结论:沙湖神胜——如果两个人一起追求我的话,我选沙湖神。

《我对仇人都没这么狠》
由于《沙湖神大人求包养》的创作背景就在湖北大学和距离学校两公里的沙湖,还有不少粉丝干脆直接开始了“圣地巡礼”,周末背着相机或手机,到湖边打卡。

最近火出圈的“苦命鸳鸯”梗,也是被网友们套用上了:

一个更能反映《沙湖神大人求包养》影响力的数据是,此前“沙湖神”的抖音账号里发布了上百条“力扣”(即LeetCode,非常知名的编程练习网站)刷题视频,鲜有人问津。而最近他随手发的和同学聚餐的照片,收获了2.4万点赞。

不少人在他的评论区下如此说道
理所当然,我也向taoma询问了对自己制作的游戏突然爆火的看法,有没有续作的打算。Taoma一句话带过:“看心情吧,我不是特别想做,毕竟还要考四六级”,一如答应接受我的采访时般轻描淡写:“尽力说说吧,我这个人比较怕麻烦”。
另外一边,游戏的爆火对“沙湖神”本人也并未产生太多影响,他的抖音账号里,仍然一直在稳定更新“力扣”刷题视频——虽然数据已经完全比不上随手拍的生活照了。

总而言之,尽管《沙湖神大人求包养》的火爆已是不争的事实,但两位当事人对这一切表现得相当淡然。
《沙湖神大人求包养》也并非这种“真人胡闹式”galgame的孤例。前有B站上以视频形式模拟恋爱游戏的真人整活作品,后有up主把宿舍四个兄弟全都做成了可攻略角色,播放量同样不低。

随着游戏制作工具的发展,这类视觉小说的创作门槛越来越平民化了。
taoma向我提到,他使用的制作工具WebGAL就是一个基于网页运行的视觉小说引擎。这个工具诞生仅有两年时间,顾名思义,它最大的特征是零门槛与跨平台,只要有一台能打开浏览器的设备,就能通过可视化编辑器和模板,配置背景、对话、角色立绘和分支选项。
这套引擎的上手门槛甚至比橙光游戏或者在B站制作互动视频还要低——只需要你有一个想法,一组随便搞定的背景和立绘素材(就像上面的作品里手机随意拍摄的照片一样),就能立刻开始动手制作。

可以说,任何一个学生、上班族、甚至因为失眠想讲故事的人,都能在几天内开发一款游戏。Taoma自己,也确实只是因为某次失眠,而顺手做出了这部游戏。

正因为会使用这类工具的,多半是开发经验有限的创作者,他们做出的作品往往离“精致”有些距离。但或许恰恰是这种粗糙、草台、甚至带点业余感的真实,让它们拥有了更多的传播属性和解构意味。
它迎合的是玩家对一部优秀的叙事作品的期待吗?恐怕未必。相反,我确实感受到了把那种早已被反复看过、甚至有点腻味的套路,重新拿出来审视一遍的快乐。

又怎么能说大家玩梗的时候不是真诚的呢
作为制作门槛最低的游戏品类之一,人们可能早就在数不清的Galgame里看腻了完美光滑的角色、温吞绵长的剧情和刻意营造的浪漫。
同样是小体量、非专业制作的作品,有的能像《沙湖神大人求包养》这样意外收获玩家的喜爱(至少口头上收获了!),
可以确定的是,有些作品的出现,多少说明了一件事:玩家并不真的排斥粗糙和业余,反而会在那些磕磕绊绊毫无制作规格可言的作品里,看到一点久违的诚实和有趣。
毕竟,当一款随手为之的作品,连游戏圈外的网友也能看得又羞耻又快乐的时候,Galgame好像也不是什么“羞耻的小众爱好”了。
可能这就是“沙湖神”的意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