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要问现在什么才是最新兴、大家都在想方设法赶风口的行业,可能会有不少人回答AI——从最先端的人工智能到AI生图写文,AI似乎不知不觉融入了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当然也包括游戏。
众所周知,游戏业界尤其是国产二游,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刷新偷摸用AI或者堂堂正正用AI然后被网友围殴拷打的厂商。
因为这种厂商的刷新频率实在太高,导致颇有种人人自危的倾向,鬼知道下一个被爆出AI大瓜然后光速塌房的会不会就是自己玩的游戏。
国产游戏打得水深火热,那么日厂游戏就完全安全吗?
也不尽然。如果你真的要找,也能找到那种约等于堂堂正正使用AI生成的游戏背景还能存活很久的日厂手游——别想了,哪里都不安全,哪个国家的游戏都有可能爆AI大瓜。
而最近,一则新闻更是将这种问题赤裸裸地摆在了台面上。
好家伙,超过一半,而且有不少大厂。虽然姬对此并不感到意外,但还是有种微妙的、想要感慨时代变迁的感觉。
而关于如何使用AI,很多公司也有不同(或者半斤八两)的看法。在日本,这似乎并不是什么罕见的事情,大家都干了。
当然,每件事情有正面就有反面。有选择拥抱AI技术的大厂小厂,自然也会有对此感到质疑或者疑虑的游戏厂商,比如大家非常熟悉的任天堂,就选择避开使用AI。
姬认为,使用AI是一件应该从多方面来看的事情。过于繁琐传统的重复劳动用AI代劳也无可厚非,它们不会劳累而且效率极高,让它们代劳的这些时间可以用来做更多事情。
如果老师让你抄写一篇课文一百遍,你大概率不会老老实实抄,而是会考虑弯道超车吧。
而真正不应该被替代的,是艺术家们的创意。归根结底,人类是喜欢刺激的,这也就代表会有许多人会单纯为了美术或者故事而为游戏付费,在手游当中,这种现象更加普遍。
用现炒菜的价格卖预制菜,终究是要被狠狠拷打的。
玩家和厂商始终都是互相成就的关系。没有玩家,厂商的游戏再优秀,也没有任何意义。而在AI冲击之下,也希望厂商们能够好好考虑,认真决定应该将AI使用在什么地方,才能回应无数玩家对游戏的真实期盼。
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