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二次元开放世界游戏《无限大》放出了最新PV,出色的玩法和画面演示引发了许多人的热议。但陀螺注意到,还是有不少玩家对一个问题始终放心不下:次世代品质的开放世界游戏越做越好,但在手机上真的跑得动吗?
《无限大》
这份担心并非没有道理。自去年以来,以开放世界为卖点的重点产品上线初期,双端体验差异大的问题一直困扰着不少玩家。尽管有人提出了“手机收菜、PC爽玩”的看法,但对于喜欢随时随地用移动平台体验游戏的玩家来说,依然是心结。
问题出在哪儿?
陀螺在去年曾提过,游戏行业的多端、跨端时代已经到来了,但在让人心潮澎湃的宏大叙事之下随之而来的,还有一大堆实实在在的底层技术问题。
拿未来几近饱和的多端开放世界游戏来说,这类产品,在卖相上往往最具有前沿性,但落实到手机端的体验,却可能因为画面表现力与操作平衡性欠佳,始终要差点意思,甚至影响到移动端用户的基本盘。如果是现在最火的都市题材,还不得不考虑开发中快速搭建起大规模的城市、在不同平台中实时高效的渲染等技术难点。随之而来的,还有如何解决发热、卡顿这类底层的游戏体验问题。
而这些问题,其实也并非“次世代”产品的专有,无论是大制作还是小游戏,不管是二次元还是SLG等品类,越是竞争激烈的赛道,越是会因为许多技术提升换来的细节体验而拉开差距。比如SLG原生手游,也在今年迎来了一波小游戏的“搬迁”潮流,如何提供给小游戏玩家app端同等品质的体验,也成了这场角逐的一个重点。
《三国:谋定天下》也上线了小游戏版本(图源Unite2024)
在全平台游戏成为一款产品利润最大化的公认解法的环境下,Steam与移动端双向移植的热门游戏、原生手游往小游戏延展的主流产品不计其数,也延伸出来了相应的许多需要技术考量的体验问题。特别是对小游戏而言,更好的性能优化、更快的打开速度,换取的就是更高的用户留存的可能。
尽管这类问题普遍存在,但对于《无限大》,以及《崩坏:因缘精灵》、《明日方舟:终末地》等下一代产品,陀螺其实并无太多忧虑。其中一个原因就在于,这些产品采用了Unity开发,而回顾过往重点Unity项目上线的表现,的确称得上让人安心。
《崩坏:因缘精灵》
从最早的手游二次元开放世界标杆《原神》,到去年最新推出的高规格产品《永劫无间手游》、《绝区零》等等,都采用了Unity。而多款产品上线时稳定的游戏运行表现也无可争议。
那么,Unity真就那么神吗?
众所周知,Unity门槛低上限高、适用的品类范围广、对各类游戏的适配覆盖率高,得益于此,2012年Unity进入中国市场以来,的确成了支撑国内发行游戏开发的主力军,包括今年上线的72%的游戏,都是用Unity开发。但这些引擎特性,还不是问题的核心答案。
真正极为关键的是,对于这类图形技术等方面的开发难题,Unity真的有一套自己的答案:生态。
所谓生态,说白了就是Unity基于对国内行业环境思考、对中国开发者需求的深度理解提供的本地化支持。而这两年专门面向中国开发者,他们已经开始提速,往前迈进一大步了,包括为本土开发者提供的各种便利性, 以及针对技术应用、赛道趋势等热点建立起的行业交流的渠道。
对于前者,近两年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团结引擎的推出。
2022年,Unity中国推出了基于Unity架构优化的团结引擎,不少人一开始以为团结引擎是“平替”,并没有加以重视,但从最新的使用情况和一系列数字来看,这种说法和印象都已经被扭转了。
就在今年不久前,中国Unity的团结引擎团队CEO在采访中分享了一组数字,当前团结引擎的注册用户数量已经达到了40万。要知道,团结引擎正式对外开放下载不过是去年年初的事情,可见,行业正在逐渐重视这个面向本土开发者的引擎,特别是伴随着小游戏的持续增长和鸿蒙生态的发力,团结引擎在这些领域的技术路线优势也越来越多地被看到。
至于后者,也很好理解。一个是线上的社区生态,这一点其实很多人都了解,Unity良好的社区学习氛围,让许多开发者受益匪浅,也成了许多刚入行者的学习宝库。比如今年上半年流水破10亿的《问道》手游,据分享其数值策划就是从玩家转变到开发者的典型,曾经他靠网络论坛来自学Unity,而今天的《问道》手游,也是Unity开发的产品。
但与线上社区同样重要的,却也更容易被人忽视的,还有一点:与资深开发者、特别是来自大厂与头部项目组的技术大佬,在线下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和分享。
而一年一届例行的Unite大会,正是解题的关键。
Unite大会,游戏行业的“八仙渡海”时刻
自Unite2012年首次举办以来,到今年即将到来的Unite2025,已经是第十届。
Unite的举办,可以说是Unity伴随中国行业发展和游戏开发者群体成长的一个缩影,从Unity起初的中国约20万注册开发者,到今天发展至500万用户,其间涌现了不计其数的技术大佬和刺激行业发展的爆款游戏。
相应的,在每一届Unite大会上,大厂和头部产品相关技术负责人的分享,也往往是“八仙渡海、各显神通”的时刻,同时每当业界出现了一款基于Unity开发的超级爆品,几乎都会有其核心成员在未来的Unite大会上为同行带来经验分享,吸引成千上万名开发者为此而来。
比如2017年的Unite大会,一度诞生了现象级的行业场面。Unite2017现场邀请了《王者荣耀》、《崩坏3》和《球球大作战》等重点产品的制作团队做技术分享。而在《王者荣耀》专场,有多达1500多名开发者一齐涌入同一间会议厅,只为观摩这款明星级产品技术发言人的经验谈。
Unite2017
再比如尤其特殊、停办四年后重新启动的Unite2024,也是一次干货满满的大会典型。一方面,Unite2024集结了一批业界大神,从腾讯互娱专家工程师的《金铲铲之战》研发技术分享,到《三国:谋定天下》技术负责人讲述画面技术经验不一而足。
另一方面,Unite2024还特地引入了团结引擎开发小游戏的专场。Unity中国核心开发团队一口气给出了近20场技术讲座,从性能优化、开发工具等等角度讲解了小游戏开发的技术要点。
Unite2024
还值得注意的是,与游戏行业密切相关的技术领域,也是Unite大会历来的重要看点。比如2015年,XR市场迎来爆发,Unity2015就引入了超过20所中国及全球的VR/AR软硬件企业,极大拉动了中国开发者群体对VR/AR应用的热潮。
其实你能看到,Unite能帮助从业者解决各种“疑难杂症”,靠的正是给所有开发者都提供了一个宝贵的渠道,让他们不仅能获取行业当下趋势的第一手干货和经验,还能直接与涉足各个品类、各种开发方向的资深开发者进行面对面的深入交流。
而到了今年,将于上海举办的Unite2025依然充满可能性。且能确信的是,Unite2025同样也有云集的大咖带来他们针对各个领域的最新分享。
比如面向小游戏开发者,Unite2025今年同样准备了专场。Unity中国、腾讯、小米的开发团队和技术工程师都将在会上分享经验。
在此之中,其实就涉及了一开始所提到的原生手游转小游戏所面临的性能优化问题的分享。近年来频出热门产品的诗悦,就会用《永远的蔚蓝星球》的案例演示他们如何用团结引擎去高度还原app端效果。
而在团结引擎专场,Unity中国、天美工作室、亚马逊和影眸科技(《蛋仔派对》3D生成技术合作公司)等厂商的技术专家,也都会分享团结引擎的图形技术利用、AI辅助开发以及开源鸿蒙特性等各个方面内容。
其实你会看到,如今几乎所有今天开发者都关心的技术命题和行业趋势——开源鸿蒙、小游戏、车载游戏和团结引擎等等, Unite大会都开办了专场,依托行业的技术精英给出最新方案和应用案例,并且每个议题都覆盖了AI技术的深度应用。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说这样的线下大会,正是冲淡行业“技术焦虑”的一剂良药。
结语
“技术改变世界”,在游戏行业,更是如此。
其实相比前两年,2025年的游戏行业已经不再动辄喊“游戏寒冬”了。除了相关政策不断释放利好信号、热门增长赛道不断涌现,给从业者带来了很多新的希望,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AI等技术的到来、多款彰显次世代图形技术产品的亮相,重塑了行业的信心。
同时很多开发者其实已经意识到,产品之间或许存在一定竞争,但游戏人却可以在技术革新下谋求共同进步。不管身处哪一条赛道,开发者并不是非得独自消化难题,行业中还有很多的机会和方法,帮助他们去渡过难关。而借助Unite大会这样难得的机会,去和业界大咖碰面、沟通,听听他们的做法和思考,其实也是一个好的方式。
今年的游戏行业,还会在业界交流中碰撞出怎样的火花,未来的道路又将在游戏人想法与技术的共振中通向何方,今年的Unite2025,或许就会给出答案。
图片可上下
图片可上下
招游戏产业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