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命召唤22:黑色行动7》(下称《COD22》)在上周五正式上线,作为黑色行动系列最新一作,本作依旧延续了冷战背景下的阴谋叙事,同时在多人、僵尸与战役玩法上做了大幅强化。枪械手感相比前作更为干脆,动作系统经过多轮公开测试的反馈调整,整体战斗体验明显更快、更紧凑。
游戏发售后,由于战役模式未达玩家期望、反作弊、反盗版门槛较高、使用AI素材等众多因素,导致玩家评价较为一般,目前Steam评价为“褒贬不一”,其中40%的评价为好评。

虽然游戏玩法上有待优化,但本作画质表现仍属优秀,特别是众多博主对该作的光追表现的赞赏,以及相对较好的硬件优化。那么问题来了——想要流畅跑动《COD22》,特别是在多人对战这种负载更高的场景中,到底需要怎样的硬件?今天我们就用七彩虹iGame RTX50与RTX40系列多款主流显卡,带来一次完整的实机性能测试。
游戏画质
《COD22》预设画质档位共有5个,画质由高到低分别为“极致”、“终极”、“平衡”、“基础”、“最低”,如果光听名字可能有点无法分清到底哪个画质更高,不禁让人感到修辞上的通货膨胀。
预设画质对比

在关闭光线追踪且开启DLAA抗锯齿的情况下对比画质,“终极”档位较之“极致”档位,主要调低了光影效果,例如图中上方的玻璃幕墙的遮罩效果显著降低,钢架阴影出现锯齿,此外贴图材质的清晰度也有所降低,例如枪械拉栓上的“061425”编号已经很难辨认。“平衡”档位则在这些方面进一步下降,例如枪械瞄具下方的“BOWEA”的标识已经彻底无法辨认,“基础”档位下光影效果几乎消失,贴图质量降至最低。“最低”档位几乎取消了所有光影效果,但总体观感和“基础”档位一致,习惯了高画质的玩家估计难以接受。

就预设画质的性能表现而言,“极致”和“终极”两档可以归为第一梯队,二者帧数表现相近,其余三档由于画面出现显著劣化,因此图形压力大幅下降,以“最低”档为例,较之“极致”档,帧数提升约为60%,从而为硬件性能较低的玩家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光追画质对比

光线追踪技术是《COD22》画面表现的特色之一,不过该技术对于显卡性能的要求极高,对常见的RTX 5060 Ti显卡搭配2K分辨率的配置而言,在不开启光追的情况下可以实现67 FPS的帧数表现,开启“光线追踪低”选项之后仅不足一半,提升至“光线追踪高”档位后仅剩下21 FPS,压力巨大。画质方面,可以看到,在开启光追后,远处的金属三角形墙壁的光线反射更加真实,但并不如原有的预先烘焙贴图来的美观,毕竟真实并不意味着观感更好。考虑到光追的性能压力,并不建议在游戏中开启该选项。

值得一提的是,《COD22》对于硬盘空间的要求不小,倘若玩家需要同时游玩3个模式,至少需要准备220GB左右的剩余空间。
超采样技术

《COD22》作为年货游戏,对于各家厂商的超采样技术支持齐全,由于本次测试并未覆盖AMD以及Intel显卡,因此选项中并未显示所有超采样技术。单就对N卡而言,支持DLSS 4(v310.2.1)、FSR 3(v3.1.2)以及XeSS(v1.3.0.28),同时还支持若干锐化技术,例如FidelityFX CAS、NVIDIA图像缩放等,此外还支持古早的FSR 1技术,考虑到其画面表现,故不在本次评测的讨论范围内。

DLSS以及FSR均提供了5个档位,XeSS则提供了7个档位,多出2个质量档可选。值得一提的是,在1080P分辨率下,DLSS的“终极性能”档位实际上是不起作用的,其实际渲染分辨率与“性能”档保持一致。
DLSS(Transformer模型)画质对比
FSR画质对比
XeSS画质对比
就画面表现而言,DLSS技术无疑还是最强的,不过有趣的是,DLAA原生画质的锐利度反倒不如DLSS质量模式,一定程度上可能是锐化程度不同导致的。FSR 3在“平衡”档位后画面噪点显著增多,在“终极性能”档下,阴影处几乎全是噪点。XeSS的画质表现则非常优秀,受益于AI算法的加持,即便是在“终极性能”档下也未看出较为明显的画面劣化。对于还在使用不支持DLSS技术的老款显卡的朋友而言,开启XeSS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就帧数表现而言,FSR 3的性能开销最小,在相近的档位下可以取得更高的帧数,对于非Intel显卡而言,XeSS的性能开销最大,但也可以获得不错的画面观感。DLSS则可以实现最好的画质和适中的性能开销,属于最优选择。
测试平台

为了不构成硬件短板,在CPU方面,我们选择了目前最强的游戏处理器AMD锐龙7 9800X3D,内存为七彩虹iGame Ultra W 16GBx2套条,采用海力士A Die颗粒,在AMD平台上我们调整至6000 C30同步运行。硬盘为七彩虹CN700,采用联芸MAP1602+长存TLC颗粒的经典方案。主板为七彩虹iGame X870柒小希首发纪念版V14,外观涂装非常二次元,充足的供电可以释放出锐龙7 9800X3D的全部性能。电源为七彩虹iGame P1250G Ultra W,额定功率1250W,拥有80 PLUS金牌认证。
本次测试所有显卡均为七彩虹iGame系列,拥有超越公版显卡的频率和更强的性能!
测试场景



由于《COD22》内置了基准测试跑分程序,因此本次测试均在内置跑分程序中进行。分辨率为主流的3840 x 2160、2560 x 1440、1920 x 1080,开启全屏独占,关闭垂直同步与帧数限制,Reflex低延迟开启,预设画质为极致,开启DLAA最强抗锯齿。
4K分辨率游戏实测

在4K分辨率且不开启帧生成的情况下,要想守住60 FPS的流畅底线,至少需要一张RTX 5070 Ti显卡,而RTX 5070 Ti恰好是大多数4K玩家所用的显卡,可谓是优化地恰到好处。主流的60系甜品卡在4K分辨率下显得力不从心。若追求极致的原生性能,RTX 5090 D系列显卡几乎是唯一能触及百帧的选择。
开启帧生成后则完全进入了七彩虹iGame RTX 50系列的主场,凭借独占的多帧生成技术,RTX 5070 Ti及以上显卡已能轻松喂饱4K@165Hz的高端电竞屏。最后需要注意的是,虽然60系显卡在开启帧生成后看似能达到90 FPS以上,但由于基础帧仅30出头,实际操作手感粘滞,难以称得上流畅,因此不建议选购RTX 5060 Ti以及RTX 5060来搭配4K显示器。

4K分辨率高刷显卡推荐:七彩虹iGame GeForce RTX 5090 D v2 Advanced OC 24GB

4K分辨率流畅显卡推荐:七彩虹iGame GeForce RTX 5080 Ultra W OC 16GB
2K分辨率游戏实测

来到2K分辨率,显卡负载显著降低,七彩虹iGame RTX 50系列显卡展现出了极高的统治力。关闭帧生成时,RTX 5060 Ti以67 FPS的成绩把住了流畅及格线,成为2K分辨率的入门首选,而RTX 5060虽然接近60 FPS(58 FPS),但仍略显吃力。开启DLSS 4多帧生成后,在4K下表现挣扎的RTX 5060 Ti,在此分辨率下配合帧生成已能达到173 FPS,完美适配市面常见的2K@165Hz显示器,兼顾了流畅度与响应速度,性价比极高。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DLSS 4多帧生成是4X帧生成,不过实际上的帧数提升约为3X,也就是3倍,而RTX 40系列的帧生成技术理论上可以实现2X的效果,但实际上仅为1.5X。

2K分辨率高刷显卡推荐:iGame GeForce RTX 5070 Ti Vulcan OC 16GB

2K分辨率流畅显卡推荐:iGame GeForce RTX 5060 Ti Ultra W DUO OC 16GB
1080P分辨率游戏实测

最后回到用户最多的1080P分辨率。在这个分辨率下,显卡的负担很小,就算是上一代的入门卡RTX 4060,在极致画质且不开启帧生成的情况下,也能跑出72 FPS。这意味着目前主流的显卡都能流畅运行《COD22》,游戏的优化做得比较亲民。
对于七彩虹iGame RTX 50系列来说,DLSS 4的多帧生成技术让帧数提升非常明显。RTX 5060开启帧生成后,帧数直接来到了241 FPS,正好能满足240Hz电竞显示器的需求,让入门卡也能体验高刷新的流畅感,而RTX 5060 Ti更是达到了271 FPS。对比之下,RTX 40系列因为帧生成技术较老,RTX 4060 Ti开启帧生成后只有140 FPS,和RTX 5060相比差距不小。至于顶级显卡,虽然这时候性能瓶颈主要在CPU,但在DLSS 4的帮助下,RTX 5090 D系列还是冲到了600 FPS以上,理论上能支持目前较高端的1080P@540Hz电竞显示器。

1080P分辨率流畅显卡推荐:iGame GeForce RTX 5060 Ultra W DUO OC 8GB
结语
综上来看,《COD22》在画质、优化与硬件适配上的表现都算是近年来动视作品里比较“稳”的一代,既给高端显卡留出了足够的性能空间,也没有把中端与入门卡拒之门外。对4K玩家而言,RTX 5070 Ti算是舒适区的起步,而追求高刷新率的玩家而言,RTX 5080与 RTX 5090 D系列显卡则能让你毫无顾虑地把画质拉满(除了光追)。来到2K分辨率,RTX 5060 Ti基本就能满足大多数需求,配合DLSS 4多帧生成技术可以轻松享受165Hz高刷体验。1080P玩家的性价比则最为突出,哪怕是上一代的RTX 4060也能跑得很稳,所以还在用老款显卡的朋友无需焦虑。
当然,《COD22》本身的玩法与内容争议依旧存在,战役内容、素材使用等问题短期内也难以改变,但从技术表现层面来说,这确实是一部优化明确、性能阶梯清晰的作品,至少这一点上是值得肯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