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怎么看出我用了AI的呢?”
前段时间,我们报道了的事件,而最近因此引发众怒的大公司,远不止一家。
上周,《使命召唤:黑色行动7》正式上线,目前在Steam上的好评率只有41%。好不好玩另说,近几日的高赞评论,基本上都在吐槽或嘲讽游戏里的个人名片AI味太重。

哪怕是从没接触过这个系列的人,只要看一眼这些图片,就能理解玩家为何愤怒至此。
这些个人名片的画风,有不少是今年年初流行一时的,还有的让人一眼就能看出是哪个模型的手笔。


这张图片就被普遍认为是Grok的风格
这种“漫画卡通”的画风本来就与《使命召唤:黑色行动7》的美术风格很是割裂,细看之下,还能发现“AI不会画手”的经典问题:

除此之外,也存在若干不符合逻辑的画面表达,例如下面这张名片中,正跌落下马的人物,却浮到了马的上方。

“透视太简单了。”
对此,动视在回应中不否认也不承认,只是声称AI起到了“赋能和支持”作用,并表示“创意过程仍然由我们工作室的优秀人才主导”,大概也算是侧面承认了这个问题。
实际上,动视在过去。之前,动视曾多次用AI生成的假游戏海报来做营销测试,而在《使命召唤:黑色行动6》中,也使用了AI生成的“六指僵尸圣诞老人”加载画面——并且,这张图片至今仍未从游戏中移除。

最近同样因为使用AI图而引发不满的,还有育碧。
不像动视那样有着不少“案底”,前段时间正式上线的《纪元117:罗马和平》是育碧旗下第一款在Steam页面加上了AI说明的游戏——虽然是在发售前一两天才加上的。
近日就有玩家发现,一眼扫过去,游戏中的一张加载背景里竟然藏了不少“伪人”。

图中的三个红圈,标记出了玩家当时看出的人体变形,但并非全部:

经典的“AI不会画手”也再度出现了:

同时,场景中也存在诸多不合理之处:

“透视真的太简单了。”
育碧在回应中称,这纯粹是个意外,图片是被审核流程遗漏的“占位符资产”,将会在之后通过1.3补丁被替换,并随之附上了最终图像。
新图一出,反而进一步引发了玩家质疑,因为它看起来只是对原本的AI图修修补补、模糊处理,让占位符的解释也变得可疑了起来。

育碧提供的最终图像
育碧在回应中提到,这部新作拥有本系列“有史以来最大的艺术家团队”,而AI只是辅助“迭代、原型设计和探索”,但这并没能平息玩家的不满。
在相关讨论中,有不少“纪元”系列的老玩家纷纷表示要为这一张图去退款。因为该系列素来以精良的美术设计而饱受好评,如今前作的光环可以说是完全碎了。有系列粉丝甚至哀嚎道:“世界上有那么多游戏,为什么偏偏是‘纪元’?”
再加上有人发现,这款游戏拿到了德国文化部600万欧元(约合4940万人民币)的文化赞助,这张图片的出现变得更让人难以接受了。

上一作《纪元1800》的加载画面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两款游戏Steam页面上的AI使用声明里,动视和育碧采用了相同的口径:“协助开发”。大型公司通常都会这样笼统地声明,具体怎么帮、帮了哪些,往往秘而不宣。
“协助”一词,有着非常广阔的解释空间
这种不透明性使得信任关系变得更加脆弱,大预算、大制作也让这种“降本”变得无情可原。因此,当一眼AI的图片出现在了游戏里——哪怕只有一张,都难免让部分玩家觉得,游戏里的方方面面都开始变得别扭了:配音越听越奇怪、本地化越看越诡异,甚至叙事都不对劲了起来,好像这些都有可能是AI生成的。

《纪元117:罗马和平》相关帖子下的玩家发言
虽然加载背景图、名片这些美术素材,通常只会被视作“小资产”,但一旦在这些细节处出现了AI的痕迹,还是难免对信任造成极大的破坏。
转念想想,这对那些真的靠“手艺”参与游戏制作的工作人员来说也是一种伤害。
例如《纪元117:罗马和平》确实请到了不错的艺术团队,其中参与制作部分加载画面的工作室Karakter Design Studio,也曾参与过《战神:诸神黄昏》的制作。目前网上可以找到他们为《纪元117:罗马和平》制作的概念设计图,的确很赏心悦目。

但对这款游戏的美术设计,互联网留下的印象,大概就只有一张错漏百出的AI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