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个人都可以是自己的传奇。
就在昨天,Faker刚刚在《英雄联盟》全球总决赛上率领T1以3:2的比分击败KT,捧起了S15世界赛的冠军奖杯。
对于整个英雄联盟IP而言,Faker这个名字早已不再只是一位传奇选手,更是成为了一种独属于英雄联盟的文化符号。

今年世界赛的热度都有目共睹,在北京打响的IG对阵T1入围赛上,全网的观众就用超过3亿人次的观赛数据证明了这场赛事的吸引力。到了昨晚的捧杯时刻,仅B站一个平台的观看人数就达到了3.4亿。
但如果抛开这些冰冷的数字,亲自去到今年全球总决赛的决赛举办地成都,你会发现赛事期间的大街小巷里,随处可见LOL元素和五花八门的活动,成都早已化身成一座人人可穿行其中的“英雄联盟痛城”。
也就是这一刻,世界赛不再仅仅是一场全球顶尖选手们同台竞技的舞台,也早就成为了一场属于所有联盟生态下每个玩家的文化盛事。
这次S15上,《英雄联盟手游》(以下简称LOLM)就同样为玩家们创造了一次独特的赛事体验。在为赛场传奇热血呐喊的同时,玩家也能参与其中,成就属于自己的冠军时刻。

传奇并不遥远
“让玩家当主角,让传奇触手可及。”
这是11月5号《英雄联盟手游》(以下简称LOLM)联盟议会厅上,腾讯游戏LOLM发行制作人夏丹先生和拳头游戏LOLM发行负责人Kwok Kwan Cheung先生都提到过的一句话。

发布会现场的Kwok Kwan Cheung(左)和夏丹(右)
当国内玩家走在处处都是联盟元素的成都街头时,他们一定对这句话深以为然。今年玩家能感受到的世界赛氛围是绝无仅有的。
这不仅是因为比赛选在了国内举办,也因为英雄联盟这个大IP下的众多产品都拧成了一股绳,共同添砖加瓦地渲染着英雄联盟的文化氛围。
像是LOLM,它就从始至终都把这次世界赛当做自家大事宣传,一直紧跟世界赛的赛程安排,有条不紊地推出着自己的联动企划。
最开始赛程刚启的时候,它就在客户端内设置了助威活动,推出四支出征战队的加油表情包,还为幸运玩家准备了机酒全包的观赛名额。

到了瑞士轮阶段,LOLM里又先后推出了“加油鸭”守护灵和皇子专属皮肤。不论是守护灵的头饰还是皇子手中军旗的图案,都能看到满满的世界赛元素和LOLM设计师藏在其中的小设计。

LOLM的世界赛限定皮肤“此志凌云”
到了八强之后的淘汰赛阶段,随着世界赛氛围日益浓厚,LOLM也适时地推出了乐斗嘉年华版本,让知名选手的符文和彩蛋在游戏中随处可见;到了决赛前夜,LOLM更是用乐斗宝箱和端内观赛活动,让更多玩家一起见证了唯一六冠王的诞生。
从这一系列的联动可以看出,LOLM在世界赛期间想得很明白:世界赛这项联盟赛事已经成为了联盟文化的最大盛事,他们需要做的就是怎么以一个移动生态终端的身份,点燃玩家们的热情、让他们感受到这场盛世的魅力。
其实在世界赛的赛事直播里,我们已经能看到英雄联盟作为一种文化符号,辐射到了各个不同的末梢生态里:动画剧集、策略手游或者是实体卡牌等等——而LOLM也是只他们中的一个优秀代表。
决赛间隙也能看到LOLM的活动介绍
LOLM在世界赛版本间做的联动——其实更准确来说这都不算是严格意义上的“联动”,毕竟LOLM一直都是联盟文化的主人公之一——其实就是英雄联盟这几年来始终在做的事:
以整个IP宇宙的姿态,运营着旗下的各种活动。游戏内容的推出也罢,赛事的运营也好,都是联盟宇宙越来越立体化的表现。
这次联盟议会厅的发布会上,就有不少内容复现着这种“立体”:比如2025年的《英雄联盟手游》Smash全球邀请赛宣布落地越南。
Kwok先生在分享时提到,“希望带来一个全球规模的多元共生式电竞派对,一个以玩家和生态为核心的赛事。”不同地区的玩家在全球邀请赛上,展示彼此之间的差异性和文化多样性,是对LOLM丰富生态的展现;与此同时,手游自身全球赛事的构建,也会让联盟电竞的大体系变得更加完善。

这场发布会上,夏丹先生还和我们分享了一个消息:LOLM将推出与两名传奇选手Faker、TheShy的联名皮肤。它作为未来LOLM与传奇选手们长线合作的首轮活动,同样用具体的企划回应着“让传奇触手可及”的口号。

只不过在此之前没人会想到,LOLM会把世界赛内容具象为“请神大乱斗”这样的究极好活。
可以亲自上阵的战场
每年的比赛过去,世界聚焦于单个选手的操作时刻往往会汇聚成开启玩家回忆的钥匙,封藏住每一年世界赛的独有情怀。
今年Faker的再次卫冕说起来轻松,但在这条崎岖的来时路上,他和过去一样留下了不少名场面。与100T生死战时岩雀的绝境1抬3,与AL一战中极限1Q留下瑟庄妮,都是在这次世界赛上改变了比赛走向的名场面。
面对这些最辉煌的时刻,或许我们都幻想过自己成为其中的主角,复现那些聚光灯下的名场面——在LOLM的世界赛版本里,我们确实能切切实实地“请神”了。

LOLM的世界赛版本上线后,我已经不止一次在社交媒体上刷到以“请神TheShy成功,河道剑魔砍翻全场”的帖子了。
这些视频往往用着极低的画质,录制下自己在即将被杀的极限时刻请神成功化身18年IG TheShy 1砍5极限翻盘的视频,其中一小部分,还会配上玩家颤抖的小手和只剩感叹词的解说。
这就是前面提到过的LOLM世界赛版本的符文大乱斗,也被不少玩家称作“请神大乱斗”。它在传统的符文大乱斗里,加入了一些符合明星选手招牌英雄特色的明星卡牌。
比如Faker招牌英雄瑞兹的“超负荷”,通过技能累积层数再用大招消耗层数获得减CD和移速,让人重温大魔王手下那个老版瑞兹的味道;Uzi的明星卡牌“暗夜猎手”,让玩家在每两次普攻后位移一段距离,并自动释放一次普攻,手速慢也能做到无缝偷A对手。

其中传播最广的,应该就是前面提到的TheShy那张“霸天觉醒”。
不管你使用的是什么英雄,只要在使用大招后累积造成了足量伤害,就能原地变身成一个满血满状态的大招剑魔。一个脆皮射手位,打着打着突然变成神装战士,直接回头一打多复刻18年决赛上的IG名场面。

连皮肤都是当年的同款
能以主角身份回到当年决赛的名场面里,既在世界赛的大氛围下充满话题性,同时也满足了每个玩家当一回主角的心理。要知道现在许多电竞小说里,最大的爽点也不过是复现各个选手的名操作,如今在LOLM里就能实现。
当然更重要的,还是这种把世界赛片段做进玩法中的方式,成了对这些世界赛名场面的最好回顾。我想这些切身“河道一砍四”爽过一次的玩家,一定比其他人对河道剑魔这四个字的记忆都更加深刻。

在游戏内外,LOLM不仅可以有联动皮肤、表情或是守护灵等大多数联动都有的部分,也能以复现名场面的方式,把玩家对联盟文化的情怀化为玩家的一次亲身经历。
这正是同属英雄联盟旗下游戏才可以做到的形式,也正是英雄联盟立体化运作的一大优势。不止在游戏内,同样存乎于游戏外。
立体化的联盟宇宙
除了游戏内的“请神玩法”和联动皮肤等内容,在世界赛期间我们还能在很多地方看到《英雄联盟手游》越发纯熟的“立体化”。
在上周末的S15联盟嘉年华里,LOLM在表演赛上迎来了S9世界冠军选手Doinb的夺冠英雄石头人。他在几个模式里都战到了最后,峡谷模式还用阿罗拉拿下了5杀,让人看到了这位端游冠军中单的手游实力;
同时在端游的嘉年华表演赛里,我们也能看到LOLM的世界冠军选手Long,操刀一手上单挖掘机,用一点不输端游职业选手的操作最终帮助队伍拿下了比赛的胜利。

在这场嘉年华比赛的台上台下,所有玩家都不再有什么端手游之分,而是共同的英雄联盟玩家身份。也正是这种相同的归属感,才给了大家集合团战操办这场盛世的底气。
比如在抖音平台上,我们能看到Ming选手端坐在直播间里,为联盟玩家们介绍LOLM首发推出的“深海奇域”系列皮肤。
这场直播特卖里,Ming一边回答着评论区的问题,一边和大家一起回忆曾经的赛场趣事,同时还不忘结合自己对英雄皮肤的体验,给观众们介绍手游新皮肤的特点,把直播间变成了一个兼具职业选手访谈属性的“立体式卖场”。

从结果来看,以如此立体的方式运营英雄联盟世界赛这场盛事是正确的。
联盟嘉年华里的几场表演赛、Coser表演和直播活动都取得了不错的关注度,几个平台的热搜榜上都出现了相关词条。带着世界赛期间的LOLM本身,也在畅销榜上迎来了热度飙升。

当然更重要的是,这些活动在玩家端的反馈也十分不错。
在相关内容的评论区里,能看到大量LOLM玩家被勾起了自己的联盟情怀。这些共通的回忆正是联盟玩家们最重视的,也是最想看到的。

这就又回到了文章开头提到的那句话:“让玩家当主角,让传奇触手可及。”
在说出这句话的《英雄联盟手游》联盟议会厅上,Kwok Kwan Cheung和夏丹两位负责人其实还通过给媒体、KOL和核心玩家分享LOLM后续发展方向的方式,让人看到在LOLM在融入了联盟宇宙生态的过程中,正在扮演“先锋”的态度。
这里的先锋并不是说一定要在某一方面跑得有多快,而是在移动端这个联盟生态位上,勇于做出自己的尝试。
最近在端游里广受好评的“海克斯大乱斗”模式,其实就脱胎自LOLM里的一大招牌模式符文大乱斗。这个最为现成和生动的案例,展示了端手游相辅相成共同成长方式,也是LOLM对不同玩家不同需求探索的成果之一。
如此多不同场景下深深浅浅的尝试汇聚到一起,构成了LOLM在整个世界赛期间的宣发,也正是它作为联盟文化移动端窗口的重要作用:一扇可以看、可以玩、可以亲自化身成主角挥剑的联盟文化橱窗。
世界赛期间,LOLM还请来代言人周杰伦拍摄了一支短片,虽然没提到太多世界赛相关内容,但同样以另一种更大众更出圈的方式诠释“每个人都是自己的主角”的主题。
包括前一阵子周杰伦见到沙特王储时,也很有节目效果地和对方一起打了LOLM,都是对“人人是英雄”这些口号的实践。

这些方式和游戏里“化身TheShy一打五”当然不同,但同样都是为了同一个理念在进行各异的尝试,或许不一定都对,但敢于做这样那样的尝试,就一定会在通往正确方向的路上。
LOLM在做的,正是让玩家能以一种更适合自己当下状态的场景,回到那个寄托了自己青春的游戏中去。这次世界赛活动的成功,正是因为它做到了这一点,LOLM经营自己的Smash全球赛事体系,也是为了创造更多类似的画面。
回顾近几年LOLM的运营方向,能看到它作为联盟宇宙在移动端的重要终端,发展方向始终没变过,那就是放大“手游”的移动端属性,从最开始的学习者,到后来充分利用移动端便携性和快节奏的探索者。
LOLM在这次世界赛版本活动中,不只做到了让玩家随时拿出手机观赛,也不止于让玩家在比赛间隙能随地掏出手机开一局。最重要的是,它把从内到外方方面面的赛事体验做到了真正的立体化,和赛事本身结合到一起,验证了世界赛的文化属性。
随着玩家们的年岁增长,我们与联盟这个词的接触方式很可能会不断改变。LOLM这位联盟生态下的先锋,探索的正是玩家如何适应联盟、联盟又如何适应玩家“的最佳方式。
因为对于玩家来说,最珍贵的始终都是“英雄联盟”这四个字作为一个文化符号,摆在我们心中的那个不变的位置。
S15世界赛结束了,职业选手们的传奇故事或将暂停。但只要把世界赛这种联盟文化的氛围烙到联盟玩家的心里,那属于每个玩家自己的传奇,就会持续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