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游戏茶馆
说实话,国内玩家对于海外一流大作顶礼膜拜早已司空见惯,但能让海外玩家对于一款国产游戏“一顿狂吹”属实让我没有想到。
11月7日,被称为“网易逆子”的逆水寒手游正式上线国际服,迅速登上全球多国免费榜TOP 1,俘获一群来自海外的迷弟迷妹。

他们对游戏中所承载的中国传统文化、中式美学的场景建筑、功能强大的捏脸系统以及处处透露出国风美学的各色服装充满了浓厚的兴趣,“没见过市面”的样子让人仿佛想起了十几年前第一次看到海外大作的既视感。
事实上,这种倒反天罡的情况早在逆水寒手游国际服内测期间就已初见端倪,不少海外主播对这款网易逆子大肆报道。
在油管上拥有39万粉的主播Minsleif就对逆水寒手游成呈现的武侠战斗大加赞赏,表示其战斗风格围绕中国的传统武术流派所构建,充分展示了其武侠的精髓,其中的每个门派都各具特色,风格鲜明。

另一位主播GamingAtMax则痴迷于逆水寒手游所打造的极具东方美学的田园山水景色,美轮美奂的感觉宛如一幅栩栩如生的画作。之后他又“锐评”了游戏中的AI NPC,认为这项极具创新的系统功能彻底释放了开放世界游戏的魅力,从而让游戏中的整个江湖世界变得鲜活起来。

海外玩家也在评论区各抒己见,有的认为玩法扎实最为关键,逆水寒手游所呈现的开放世界的交互性令人惊叹,武侠游戏的未来一片光明。有的则质疑了视频中游戏画面的真实性,认为很难在移动平台上真正实现,没想到居然有老玩家直接化身“自来水”,表示上述展示的大部分内容“包真”,每次更新后无论是游戏画面还是技能特效都肉眼可见的不断进步,新的机制、过场剧情、团队副本更是值得真情投入,并邀请其他玩家加入官方论坛,在线打假。

甚至于不少官媒也纷纷下场,人民网宣传其宋韵美学全球破圈,逆水寒正在书写中华文化数字化的新篇章。而日本朝日新闻也曾进行过报道,表示在今年的TGS上逆水寒手游基于照片利用AI进行捏脸的功能着实令人惊叹。

种种迹象都在表明,这款来自中国的国产游戏已经在海外市场受到热烈追捧和关注。但有意思的是,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国产手游出海被视作为换一个地方继续“收割”用户的手段,然而从上述海外市场的反应来看,逆水寒手游的这次出海反而更像是“让MMO再次伟大”这个最初口号的一种延续,真正从国内走向世界。
为什么会这么说?一方面,在国内的畅销榜前列,逆水寒手游一直都是常客。除了游戏营收之外,由其IP影响力所构成的副经济也令人咋舌,比如在今天的抖音带货直播中,逆水寒手游短短一个小时内就狂揽1000万元,直播间稳定在线人数突破5万,就不难看出在国内市场无论是相关营收还是玩家活跃度都足够成功稳定。

另一方面,游戏出海、文化先行,此前国际服的预约玩家总数更是突破了1000万人,也足以证明海外玩家对这款中国游戏足够认可。
由此可见,国内基本盘足够扎实,依托于文化出海的逆水寒手游不仅仅追求海外市场的商业化成功,而更期望成为中国文化打向国际市场的一张文化名片,构建出与全球玩家交流的桥梁。
用审美和品味来打通世界
过去几年,国内市场手游竞争惨烈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增量市场迅速向存量市场过渡,倒逼国内厂商不得不将目光转向海外,通过开疆拓土寻找新的市场,于是游戏出海在很长一段时间都被不少厂商当做一种解决现有困境的共识。
但彼时中国的传统文化在世界舞台上并未显现出强劲的影响力,而由于文化和习惯等诸多差异,国产游戏出海道阻且长,很多产品最终很难摆脱出口转内销的命运。而另一部分产品则为了迎合海外市场,去强化海外热门题材和文化的比重,和许多玩家所期望的文化出海相去甚远。
因此,如果放在以前我对于逆水寒手游出海是否能成功也充满质疑,并非游戏品质不够过硬,而是以传统文化和武侠题材为内核的逆水寒手游在海外市场显然不占优。

不过如果你仔细留意,就会发现逆水寒手游上线之初,就秉承着以中国传统文化作为核心内容,在中式美学的建筑场景、国风美学的角色服饰以及独属于中国浪漫的武侠剧情等内容上花费大量心血,而运营期间,虽然被不少玩家吐槽是究极“缝合怪”,但不得不承认的是大量“缝合”的玩法内容,让开放世界的体验和交互不再显得过为单一,极大拓展了游戏的可玩性以及各式玩家的接受度。再加上近两年,国产游戏持续发力在全球市场上大放异彩,能够看到逆水寒手游也在尝试用自己的方式去解决国游依托文化出海的难题。
一方面,想要文化输出一定是建立在足够高的品味之上,因为无论是什么地方的玩家,对于审美和品味的喜好是共通的,这也意味着只要是足够好足够美的传统文化,就能打破文化和语言上的隔阂,实现一种感触和体验上的共通。
而逆水寒则将这种基于传统文化的审美和品味建立在观感和体验之上。早先小桥流水,苏氏园林的宋韵之美,就已经夺人眼球,充分展示了国风武侠的魅力,而最近上线的“越关山”版本更是秀了一把“红草滩如烈焰漫卷,黄河水若银练奔涌”的绝美中式场景。关山,不仅是连接中原与边关的战略要道,是前往苍茫丝路的必经之路,更是无数英雄崛起的见证之地。这种融合悲壮的情调和壮阔绝境的意境,为所有玩家铺陈了一场恢弘武侠与东方意韵交织的感官盛宴。

在最为主流的角色服饰上,逆水寒手游也是长期把“传统文化穿在玩家身上”这个目标上持续发力,不仅推出了以四大名著《红楼梦》、上古奇书《山海经》为灵感的角色服饰,还以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为基地,以历朝历代大众主流服饰作为灵感,创作了“二十四史”主题外观战国袍,深受一众玩家的追捧和好评。

更不要说,邀请国风大师骆集益以传统乐器萧和胡琴为其配乐,让国学讲师罗振宇化身汴京说书人,讲述大宋时期宋夏边境的独特民生风貌。由此来看,想要打开出海的局面,以高品质的文化内容和审美品味进行输出无疑是一种最优解。

另一方面,在海外市场,大多数玩家都信奉一个真理,那就是游戏好玩才是硬道理。正如我上述所说,从逆水寒手游长久以来的玩法缝合来看,整体的内容生态,已然从最初的开放世界武侠游戏已经变成了众多玩法融合的聚合体。
正所谓众口难调,玩法内容够多意味着能够最大程度上满足不同玩家的口味,尽可能的让玩家找到属于自己的乐趣。而与此同时,逆水寒手游在玩法上也持续与国际接轨,不断更新新鲜玩法,比如此前推出的“逆水侠棋”玩法,就是将自走棋的规则和逆水寒的世界观深度融合,玩家将会在方寸棋盘之间再遇挚友和宿敌,回顾闯荡江湖的酸甜苦辣。

最近上线的“瀚海夺珍”则将国风框架和武侠底蕴与现今上面火热的搜打撤玩法进行融合,较低的上手门槛以及开箱摸宝的刺激,让一众玩家直呼上头。尤其是针对不同的玩家需求,划分出了PVE、PVP以及纯任务解密的三种玩法,让人不禁感叹还能这样玩?

当然,以上仅仅只是内容层面,而在游戏画质的更新迭代、功能逆天的角色捏脸、AI加持的武侠世界等等已经让国内玩家见怪不怪的功能系统上,海外玩家的反应显然更为强烈。由此,借由足够高品质的文化输出内容和足够丰富的玩法系统来构成中国文化和海外玩家交流的平台,这可能是独属于逆水寒手游的出海破局之法。
付费不再是一道单选题
有句古话说得好“如若攘其外必先安其内”,逆水寒手游的出海能够如此自信,必然是国内的基本盘足够的稳定扎实,在我看来持续解决长线运营MMO的通病可能是秘诀之一。
简单来说长线MMO游戏的通病无非就两点,没人了和没钱了。MMO游戏通常以内容为王,但长期的内容更新和功能堆叠就容易导致上手门槛过高,新人玩家入坑困难,品质的不断下降致使老玩家持续流失,最终的结局自然是活跃玩家越来越少。而无论是订阅制游戏还是免费游戏,相关营收通常和玩家基数和活跃度直接挂钩,单一的营收模式再加上玩家减少自然导致收入持续走低。
但是反观逆水寒手游运营两年多的数据,无论是玩家活跃还是相关营收都十分亮眼。究其原因,多元化的营收模式以及构建年轻化的消费习惯尤为关键。

首先,早在2023年逆水寒手游就凭借过亿销量的6元外观跑通了低价走量的新型营收模式,创造了MMO品类市场的一个奇迹。而近2年,逆水寒手游也在寻求更多元化的营收模式,期望找到新的营收增长点。
最明显的例子就是今年9月,逆水寒手游官方在抖音开启了首场带货直播,在短短的四小时之内就狂圈2500万元,10.8元的凿子一小时卖出33万个,9块9的凿玉盒子也卖出7.3万个,诸多相关周边产品上架之后更是被一扫而空,最终创下3000多万元的收入,直接晋升“抖音带货王”。

除了变成带货达人之外,逆水寒手游在跨平台上打起了自己的如意算盘,像是登陆Steam平台以及推出PC桌面版,甚至包括如今的出海共同构建了新的渠道收入,能够在多平台上持续拉新。
尤其是对于更看重品质体验的PC平台,不仅加入了全景光追的最新技术,更适配了端游式的UI设计,已达一线端游的标准,增强品质竞争力,由此贡献了可观的收入。

此外,持续构建年轻化的消费力,也让整体的付费模式更有活力。举个简单例子,抖音带货直播就是为了满足年轻化玩家的消费习惯,新型的付费渠道既能让更多的年轻玩家看得到,也能进一步释放其消费力。无论是IP周边还是虚拟道具,其消费的逻辑无非是“为爱付费”,那么考验的必然是用户对于产品的忠诚度以及对于玩家身份的认可度,从抖音带货榜第一,不难看出年轻玩家对其极其看重。

而现在大多数年轻玩家的消费理念,大多都是实用主义,主打一个简单好看,无论是从逆水寒手游一直以来商业化逻辑还是抖音带货时的产品路线,可以说两者的理念不谋而合,这种直戳年轻玩家的消费喜好的所搭建起的付费模式,显然更容易被接受而受到追捧。
结语
逆水寒手游的出海表现,展现了一种不同于单纯商业“收割”的路径。它通过深耕中式美学与武侠文化,并以丰富的玩法系统作为载体,成功在海外市场引发了自发的关注与讨论。
这表明,当国产游戏的文化内核与品质体验达到足够高度时,是能够跨越文化差异,获得全球玩家认可的。其在国内已验证的多元化营收模式,也为它在海外的长线发展提供了更多可能性。此次出海,更像是一次以产品力为根基的文化交流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