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款游戏如果运营十年,会变成什么样?
有人认为,它会跟不上时代的变化,再也吸引不到什么新鲜血液,只能以最低限度来维持更新;也有人认为,很多游戏可能都活不到那个时候,毕竟此时更新游戏的成本,远不如再做一款续作来得实在。
但《率土之滨》却用亲身经历证明了,一款游戏不仅可以运营十年,还能运营得比那些新游更有活力。
《率土之滨》之所以能做到能让玩家和同行难以置信的“壮举”,除了运营有方外,官方花费十年如一日来打造专属玩家生态圈,也是一个核心原因。在这个圈子里,玩家不会感到那种如单机一般的孤军奋战,只会在同盟频道里“我来补位”“注意敌军动向”的默契呼应中,感受那份社交的快乐。
老玩家常说,率土的战场从来不是一个人的沙盘,而是一群人的江湖。这种浸透日常的情谊,让许多人即便过了热血沸腾的年纪,依然舍不得退出那方熟悉的界面。
而在最近举行的十周年庆典里,《率土之滨》同样没有忘记这些坚守在圈子的老玩家们,发起了一场名为“吾有一计”的故事征集。那些藏在聊天记录、战报截图里的片段,那些熬到凌晨的坚守、与同盟共进退的热血,那些说不出口的青春,终于有了被听见的机会。
或许有人可能会问:所谓的“玩家故事”不就是自己在游戏的日常吗,这有什么好拿出来说的?
别说,这些故事的精彩程度,还真的足够抓人眼球。曾有一位被玩家称为“赛博白衣渡江”的盟主,为了突破僵局,悄悄策划“诈死”战术,打算带着兄弟们对关键要地发起最后一击。尽管最终因时间差未能成功,甚至背负了一些议论,但在同盟成员心里,他拼尽全力的样子早已刻下印记。输赢或许会被淡忘,但那种“哪怕身处劣势也不愿放弃”的劲头,成了许多人记忆里最鲜活的注脚。
还有一家名为“陷阵之志”的家族,也曾靠一手“试卷招人”火遍玩家圈。据说,家族已经坚持三年用这种方式招新,年年的题目都有所不同。而这套试卷的评分标准也很有意思,高于100分以上的玩家会根据档位获得奖励,要是连60分都达不到,还会被家族给“开除率籍”。
当然,要想考不到60分,还真有点难度。因为人家并不是通过试卷来为难路人,而是明白家族不该只是游戏里的战斗小队,更该是一群三国爱好者的精神归处。哪怕你游戏水平可能没有那么好,对三国感兴趣、有自己的兴趣爱好、甚至在情场上有着“造诣”,都可以成为家族的一员。看似冰冷的试卷,却蕴含着那些以实力看人的家族难以弥补的温暖。
若没有“吾有一计”这样的活动,这些故事或许会永远沉睡在玩家的私藏里。而过去十年,率土正是用无数类似的活动,慢慢滋养出属于玩家的三国文化生态圈。官方搭台,玩家唱戏,有人在这里记录热血,有人在这里沉淀热爱,有人把游戏里的默契延续成现实中的友谊。
这份由情感联结而成的生态,让率土得以稳稳走过十年,也给了它迈向下一个十年的底气。因为最坚实的根基,从来都在玩家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