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第一眼看到《逃离鸭科夫》时,你很可能会被它卡通画风的鸭子和看似轻松的氛围所“迷惑”。但在体验一局,感受到了它纯正的搜打撤味道后,你就会明白这款看起来跟塔科夫画风全然不同的游戏为何会获得《逃离塔科夫》制作人Nikita的公开点赞。
原因无他,在这个类塔科夫游戏井喷的今天,《逃离鸭科夫》无疑是最特殊的一个“模仿者”。
与市面上主流的强调硬核、强对抗性的搜打撤游戏不同,《逃离鸭科夫》选择了一条极为差异的赛道。“俯视角射击+纯PVE+卡通风格”的设计,让《逃离鸭科夫》放弃了拟真的视觉效果、硬核竞技等皮囊,而是围绕“搜打撤”博弈和养成带来的成就感,完全突出了此类游戏的本味。
萌鸭出击
相信大伙从游戏名也能猜出来,《逃离鸭科夫》充满了对前辈塔科夫的致敬。
实际的游戏内容也大差不差,搜、打、撤三元素全部涵盖,养成,装备、道具制作等环节也一应齐全,只不过《逃离鸭科夫》换了一种更简单,甚至是充满幽默感的呈现方式。
滑稽的鸭子造型,可爱笨拙的动作,还有各种致敬其他游戏和非常有梗的彩蛋。这些元素都被巧妙地包装在一个充满鸭子的世界里,使游戏在外观上跟“硬核”完全不沾边。与写实画风不同,卡通风格能有效地缓解搜打撤高度紧张的探索所带来的压力。
经典再现
在玩法层面,《逃离鸭科夫》也将这种简单化的风格展现得淋漓尽致。
俯视角射击的操作模式,大幅降低了操作门槛。相比传统的FPS,俯视角射击对玩家的反应和技术都没有过高的要求。你只需关注屏幕中什么时候出现敌人,然后将其解决,完全是FPS苦手的福音。
而落到更深层的搜打撤玩法上,“鸭科夫”也简化了同类游戏大部分繁琐、硬核的设计。像是采用简洁的背包管理,无论重量多大的物品都只占一个格子,玩家不用再琢磨怎么拼俄罗斯方块才能最大化利用背包的空间。
此外,游戏还大大简化了战斗机制,除了爆头能够造成更多的伤害外,游戏并没有四肢部位伤害的设定;饥渴值、体力、负重等要素更多是体现生存元素而非刻意增加难度;枪械配件简单明了;就连死亡后都有一次跑尸将遗失的装备捡回来的机会。
而在萌趣的视觉风格和轻度体验的外表下,隐藏的是纯正的“搜打撤”体验。在简化的同时,鸭科夫保留了此类游戏最核心的紧张感和资源博弈。
比如游戏依旧采用了类似“战争迷雾”的机制来限制视野,角色的眼前存在着一个扇形的视野区域,玩家只能看到进入此范围的敌人。而角色的视野范围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昼夜变换、装备都会导致视野产生变化。
因此在实战中,玩家并不能实时掌握所有敌人的动向,需要通过声音等信息,提前预测敌人的行动轨迹,并随时提防隐藏在暗处的老六。加之在探索的途中,你还很可能会遭遇强大的BOSS和特殊敌人,更需要谨慎考虑风险和收益。
这样的设计不仅强化了探索的随机性和紧张感,也十分契合搜打撤游戏所强调的通过博弈带来的刺激反馈。
在搜打撤的过程中,《逃离鸭科夫》多样化的地图设计又确保了玩家能够持续获得新鲜感。
每开一局,玩家对所面对的敌人、地图中刷新的物品都是一种全然未知的状态,而对未知的新鲜感正是使人们上瘾的重要原因之一。尤其是在PVP玩法下,这种持续性的惊喜感有很大一部分来源于与其他玩家的交互。
而在缺失了PVP玩法的“鸭科夫”身上,为了能让玩家感受到新花样,游戏则在地图设计上动了一番心思。
《逃离鸭科夫》有着五张风格迥异的地图,如果再考虑到昼夜交替和特殊天气“风暴”的机制,每张地图还可细分为白天、夜晚、风暴三种不同完全不同的环境,大大增强了可变性。
比如夜晚不仅视野范围大幅缩小,还会遭遇强力的机械蜘蛛,而在风暴天气下,地图中也会刷新特殊的敌人,并且如果玩家没有获取特定防护装备,角色还会持续受到伤害。
为了鼓励玩家深入冒险,找到更多的乐趣,游戏在每张地图中设置了一定的探索要素,玩家能通过任务的指引解锁隐藏区域,也可以用道具开启捷径或是新的撤离点。
比如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我随着一个支线任务的指引,通过地道抵达一个充满毒气的神秘洞穴(该地点并不会在地图上显示),在洞穴尽头遇到一位神秘NPC。并从他身上购入了能抵御风暴天气的特殊装备,随后让我开启在风暴天气的冒险。
而类似的例子还有许多,无论是开启一个小捷径,还是回到之前的地图中探查一个隐藏区域,它们总是能刷新你的探索体验。
逃离“鸭科夫”
在上手游戏之前,我其实对《逃离鸭科夫》主线部分近40小时的游戏时长抱有一定的怀疑,毕竟没有了PVP玩法支撑,一款搜打撤游戏该怎么丰富后期内容?
但体验过后,这种担心完全是多余的。或许正是因为没有PVP元素,此类游戏中的角色扮演和养成环节在《逃离鸭科夫》中被进一步放大,这也成了支撑数十小时游戏时间的关键。
最具代表性的便是游戏大幅强化了搜打撤游戏的任务系统。
是的,《逃离鸭科夫》更像是一款标准的任务驱动游戏,以至于在很多时候我都产生了自己是不是在玩一款角色扮演游戏的错觉。游戏有着极其明确的主线流程——玩家所扮演的鸭子从奇异梦境醒来后,便发现自己处于一个名为“鸭科夫”的世界。而经过NPC的“话聊”后,便得知了最终目标是建造飞船和小伙伴们逃离“鸭科夫星球”。
随着游戏的进程,你也能将在地图中遭遇的部分NPC“拐”到基地里。他们除了担任武器、医疗商人的功能外,还会发布各式各样的任务,来鼓励玩家探索不同的区域。
围绕着这一终局目标,玩家便开启了自己的“鸭科夫世界”之旅。而在此期间,玩家也要从野外收集资源,打造自己的基地。
为此,《逃离鸭科夫》专门设计了一套长线养成系统来体现这点。游戏的养成系统大致可分为局内和局外两大部分。
局外养成可以理解为与主线并行的长期成长目标,玩家需要从地图收集资源建设家园,并用捡来的材料升级技能树,促进角色属性成长和增加背包、角色负重,扩充仓库,以及提升瞄准精度、枪械伤害等非常实用的功能。
相比之下,局内成长的体现更侧重于经验累积。最为明显的便是随着探索次数的增加,玩家会更熟悉地图,从而找到更具效率的路线规划。一方面,玩家在多局游戏中,已经潜移默化间记住了各种细节。而另一方面,由于在一次次的探索解锁了更多的捷径,玩家能够逐渐体会到较为连贯的搜图体验。
比如在游戏前期装备不足的情况下,你很难与夜晚的机械蜘蛛碰一碰,因此在探索时总要考虑剩下的时间是否足够支撑角色在天黑前跑到撤离点安全撤离。而在某一局中,我偶然发现在修复一个断桥后,便可直达资源相对丰富的区域搜索,省去了绕远路的时间,大大提升了摸图的效率。
这种养成模式创造了明显的反哺机制——家园设施和技能树越完善,准备越充分,局内安全撤离的概率就越高。而对地图的了解程度越深,解锁的捷径、探查的隐藏区域越多,也会越发熟练,每局的收获更丰富。
在这种逻辑下,游戏“搜打撤+养成”的循环带来持续性的正向体验,从而鼓励玩家不断挑战更高的目标。
不过,由于缺乏PVP玩法的调剂,纯单机模式必然会面临随着体验时间增加,新鲜感缺失的问题。因此,我们也能明显看出《逃离鸭科夫》在搜打撤基础上轻量融合了多种玩法元素,以尝试增强后期体验的新鲜感。
比如玩家可以像在肉鸽游戏中那样构建各种流派,“图腾”系统与通过任务解锁的天赋搭配,可形成专注探索、生存、近战、狙击等多种风格,为战斗带来了一定的策略体验。
并且游戏已确定在上线后开放创意工坊功能,势必能为玩家扩展更多的体验空间。
结语
可以说,《逃离鸭科夫》证明了搜打撤不一定需要硬核的机制或是高强度竞争才能带来乐趣。这款游戏成功地在保持类型游戏核心魅力的同时,通过独特的风格和恰到好处的简化,让更多玩家能够接触到“搜打撤”的门槛。
这或许不是最硬核的选择,但绝对是一个具有创意且有趣的尝试。有时候,一只全副武装的鸭子和一场精心设计的冒险,就足以让人流连忘返。
目前,游戏已经正式发售,国区售价仅需58元。发售前两周内购买,还可即享88折优惠。数十个小时的新鲜体验,加上极具性价比的价格,感兴趣的玩家不妨前去了解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