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后赛第二轮,iG对阵BLG的焦点之战。即使iG常规赛双杀了BLG,结果居然被BLG3-1击败。这支被誉为擅长奇迹团的队伍,在最关键的时刻,奇迹没有降临。
回顾这场BO5,iG的失败轨迹几乎如出一辙。前期劣势,中期挣扎,寄希望于AD位置力挽狂澜,最终功亏一篑。这种公式化的失败模式,不禁让人思考,常规赛打得那么漂亮的iG哪里去了。常规赛期间,iG的翻盘能力确实令人印象深刻。无数次绝境逆转让粉丝们热血沸腾。但是这也暴露了他们是对线期的持续劣势,是需要依靠翻盘来弥补的前期短板。
说到底,现在这支iG面临的是一个老龄化问题。几位核心选手都已经不再年轻,对线能力的下滑是不争的事实,甚至出现了对线就被单杀的情况。再加上Wei这样的蓝领打野,很难以野区为主导终结比赛。虽然几位选手团战嗅觉敏锐,但在对线支援和前期节奏带动上确实存在局限性。
这种配置在常规赛或许还能靠着丰富的经验和出色的团战运营来弥补,但到了季后赛这种高强度对抗中,短板就被无限放大了。特别是面对本身就喜欢前期对线压制的BLG,简直是以短击长,尤其是BLG换上了擅长野核的Beichuan。这样经常前期就直接给iG打得全线崩溃,连野区都守不住。
不得不说,Gala确实是这支iG的定海神针。卡莎、芸阿娜这些英雄在他手中总能创造奇迹般的超时间线发育。整局22-10-14的华丽数据就是最好的证明,iG唯一赢得那一把,他几乎凭借一己之力拯救了团队。
但问题在于,一支成熟的队伍不应该过度依赖某一个位置的个人能力。当对手开始针对下路,当Gala无法获得充足的发育空间时,iG的整套战术体系就会瞬间崩塌。最让人费解的是iG在这个BO5中的战术选择。明知道自己对线能力不占优势,却偏偏要和BLG在前期拼刺刀。
没有重视下路的优先级,直到第四把才开始提升了下路的战术地位,没有延续常规赛那套行之有效的运营打法
这些战术层面的问题,或许比选手个人能力的下滑更加致命。毕竟这些老选手,也不存在说突然就回到年轻状态的可能性。在接下来的败者组比赛中,iG将对阵AL和NIP之间的胜者,如果是AL获胜,那么对于iG来说就是一场硬仗了。因为AL的运营体系,本身就很克制依赖于防守反击的iG。在败者组比赛开始前,iG恐怕要好好思考接下来的战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