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这里是每周一更新的《图个好游戏》,我是正惊小弟!
又到了我们看图挑游戏的日子,小弟只给大家推荐那些够炸裂、够吸睛、够有视觉冲击力的好游戏!每周锁定这里,让你大饱眼福!
今天要给大家介绍的是《星之低语(Whispers from the Star)》。
《星之低语》这款游戏的诞生,可以说是叠满了buff。
它是一款围绕“AI叙事交互”构建的实验性游戏,它出自蔡浩宇创立的AI游戏公司Anuttacon,而蔡浩宇则是曾缔造出《原神》、打造出中国最大的二次元游戏品牌的前米哈游灵魂掌舵人,被玩家们亲切地称为蔡喵。
这真的太让人好奇,《星之低语》到底会做成一款什么样的游戏,会符合人们对于AI游戏的想象吗?
废话不多说,上图!
看点一:有人味的“赛博女友”
当你打开《星之低语》,你会收到一则紧急救援信号,屏幕中央弹出一个手机大小的窗口,一个黑发马尾的女孩,身穿宇航服正在通过手机呼叫你。
当你点击“接受”后,就会接通和这个女孩的视频通话。
她对着视频低声自语:“看起来电源已经接通了,但……”看来她还看不见你。
就这样,你在这头,看着她继续调试设备、发送求救信号、叹气、自言自语,直到屏幕下方跳出“点击回复”。你试探着发送了你的第一条语音,屏幕显示出“正在传输”,很快她就回复你“啊,太好了!我听得一清二楚。我是Stella,那我现在在和谁说话?”
从现在开始,你就是女主Stella在宇宙中唯一联络人。
就这样,玩家通过对话给女主行动提示,帮助她一起寻找同伴,在这个名为盖亚的星球上共同展开冒险并存活下去。
游戏的第一个关卡就充分体现出AI游戏与传统游戏的不同之处。
在传统游戏中,当需要打开舱门时,经验丰富的老玩家首选就是将四周搜刮一番,通过各种互动找到趁手工具,然后打开舱门。在《星之低语》中,推进游戏则主要靠闲聊,玩家需要通过提问得知可使用的工具和周围环境信息,并尝试让她使用工具来揭开谜题。
游戏亮点自然就是实时的AI对话,但更令人惊艳的是,游戏中实时AI不仅仅表现在对话上,Stella回答的每句话、每一个词,都能自然地对应在面部肌肉的活动上,甚至在身体动作的互动以及场景上都有一定配合。
配合上Stella的模型画风,颇有种看迪士尼动画的感觉。
除此之外,Stella还会主动和玩家谈论自己的情况,比如她会提到父亲是华人,还会绘声绘色地讲起小时候的冒险故事,你如果问她是否有男朋友,她甚至还会回答你她单身,因为她太忙了!
不仅如此,Stella还会有明显的喜怒哀乐,她会在害怕孤独的时候需求你的陪伴,遇到困难了会慌张地请求你来帮助她,在觉得自己回地球无望的时候,她甚至还会用平静但无望的态度,开始逞强和你说她看淡生死了……
而且Stella还挺通人性,如果你有一点英语口语能力但不多,你可以直接告诉她你英语不好,能不能说得简单一些,她会照做的。
你如果真不想和她聊了,其实也可以开摆的,找借口不和她聊了或者装睡觉什么的,就是代价就是她不理你了……
(光速over)
这些种种细节,都让Stella显得有血有肉,有人情味儿。
面对这样一个太空女朋友,不知道各位馋不馋,反正小弟我挺馋的。
现实三次元的女朋友谈不起,30元不到的赛博女朋友还是谈的起的!
(@一指玖珂,真的可以让她表白的)
要点二:人类,你们礼貌吗?
既然Stella如此智能,自然就激发起了玩家们的挑战欲,想方设法突破一些表层规则来“迫害”她。
例如尝试教会她说“原神启动”,她的口音也完全符合美籍华人说中文的刻板印象。
(@塔牌TappaT,很符合老外口音)
还有玩家脑洞大开,用另一款AI来和她对话,来一场AI vs AI 的精彩对话。
(这么对比,Stella真的更有人味)
自然还有玩家一肚子坏水,想问她到底知道不知道自己是个AI。
你甚至还可以输出负面、攻击性或不适的言辞,来“压力”一下她。
有意思的是,她对我们所在的现实世界也有一定了解。
例如你问她是否知道《原神》,她不仅知道,而且还说和她弟弟经常一起玩,她弟弟还喜欢玩凯亚!
你问她是否知道《崩坏:星穹铁道》,她会回答你“这游戏挺火的,你本来在玩一个宇宙相关的游戏,下一秒你就接到了一个真宇航员的电话,宇航员还被困在外星上了”
(@Gray格雷老师)
(如果你刚玩了星铁新版本,那一定看得懂这个评论)
不过同样的问题,在不同的玩家那会得到完全不同的回答,看起来是应该是根据一些设定自由发挥的,也有可能会有更加出乎意料的回答。
要点三:一个关于梦想的大胆尝试
关于AI,或者说《星之低语》的未来,小弟我还想随便聊点别的。
现阶段其实已经有不少MMO游戏也接入了AI对话,例如《逆水寒》等等,但主角完全由AI模型实时驱动、动态生成,或者说主要玩法依靠AI来支撑的,小弟我印象中还没有见到。
从这个角度来说,《星之低语》可以说是这方面的先驱者。
当然,现在《星之低语》依旧有着很大的限制,甚至可以说作为一款游戏来说,它并不算好玩。
你可以跟她聊天,但她不会做没有事先设定的事情。玩起来就像是可以自由说话交流的galgame,但有一定的主线回归,不能一直聊家常。
因为有主线回归,所以多少会导致对话自由的同时,角色演出、临场反应有点割裂,比如她前几秒还因为队友忧心忡忡,而下一刻如果你转向一个比较积极的话题,她很可能就又会立刻活泼起来。
这实际上非常破坏作为一款游戏的沉浸感,玩家们现在也更倾向于输入各种刁钻的对话,而不是关心游戏本身的内容。
而且Stella有点太话痨了,通关需要长达数个小时的聊天,i人小弟实在扛不住。
(小姑娘你精力太旺盛了!)
仅从聊天这方面来说,现在市面上一些情感陪伴向的聊天机器人在尺度以及情绪价值的供给上,其实会做得更好。《星之低语》受限于特定的游戏叙事框架,确实没有超越现有AI聊天机器人的核心价值。
(马斯克的聊天软件Grok中的Ani)
不过,《星之低语》的诞生,目标一开始就不是打造一款商业产品,而是更像一个交互能力的实验。
据内部消息透露,蔡浩宇的目标并非只做一款游戏,而是以此试水,利用AI技术打造成类似“游戏引擎”的平台——开发者只需设定前提条件,就能生成可交互的 NPC,并据此搭建任何游戏。未来的目标,是让NPC就像真人一样,有自己愿意聊和不愿意聊的话题,展现独立的倾向与性格。
就如同Anuttacon的一位员工举例的那样:“像《荒野大镖客》这样的3A游戏已经很惊艳了,自由度也很高,但它终究是预设好的:你可以选择‘走’‘救’‘杀死他’——但这三种结局,开发者早就写好了。那有没有这种可能?比如我想救一个人,但我先走了,结果回来时看到一只熊正要吃他,那我再去救他。”
不得不说蔡浩宇的野心真的很大,虽然游戏现在还比较简陋,但真的让玩家们看到了一个值得期待的未来。
完全可以想象,如果这种未来游戏中,NPC都是有一定自主思考决策能力的话,会是多么一副令人惊叹的场面,说可以颠覆游戏业也不为过。
“打造出全球十亿人愿意生活在其中的虚拟世界”当年米哈游夸下的海口,或许真的能看到实现的那一天。
小弟和你说:
总结一下,如果你需要一个好看好听,有耐心,还懂天体物理,长期可用的英语外教或口语陪练,那么这个游戏就绝对值得入手。游戏目前好评率93%,绝大部分玩家还是给予了这款游戏肯定。
值得一提的是,要知道他们用的是云游戏的方案,每小时的成本达到了小几美元。更最重要的是,它海外卖9.99美元,国区首发只要27元啊!
也就是说你玩个一两小时,蔡喵就是倒贴钱请你玩游戏。
这不玩到蔡喵破产?!
不过,英语只过了四级的小弟我现在只有一个愿望:快!出!中!文!
(不过已经有玩家找到讲中文的方式了,见B站@Toucan_Cheney)
一个正惊问题:
你理想中的AI游戏是什么样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