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条只有九个字的公众号推文,让整个中国游戏圈炸了锅。
“这事还没结束,别着急。”
没有多余的解释,《率土之滨》官方用这九个字有力地表明了态度。
短短一句话,却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激起了层层涟漪。熟悉这场风波的人立刻明白,那场曾震动行业的“中国游戏圈最受关注侵权案”,又有了新动静。
两年前,《率土之滨》起诉《三国志·战略版》著作权侵权及不正当竞争的案件,曾引发全网热议。当时广州互联网法院作出一审判决,认定《率土之滨》的游戏规则中存在大量“独创性表达”,而《三国志·战略版》在结构上使用了其中79项核心设计,构成著作权侵权。法院判令对方删除或修改相关内容,并赔偿网易5000万元。
这在当时堪称“破天荒”的一案,毕竟游戏玩法相似是否构成侵权,一直是法律界的灰色地带,极少有法院明确支持“玩法也能受著作权保护”。这次判决,被看作是中国司法对游戏原创价值的一次重要认可。
然而,案件并未就此落幕。《三国志·战略版》不服判决,提起上诉。2025年8月11日,广州知识产权法院作出裁定:案件发回重审。
这不是“推翻原判”,也不是“认定无罪”,而是一次程序上的重审。这意味着,这场持续两年的法律拉锯战,还将继续。正因如此,《率土之滨》才用那句意味深长的“还没结束”,向所有关注此事的人传递一个信号,维权仍在继续。
那么问题来了:到底什要如何认定“抄袭”?游戏行业的创新边界又在哪?
其实,任何类型的电子游戏,都离不开“站在巨人肩膀上”的积累。SLG有其经典框架,FPS讲究枪感与地图设计,MOBA围绕推塔与英雄对抗……这些基础玩法,就像语言中的“通用词汇”,谁都可以用。真正区分高下的是,游戏厂商怎么组合这些,讲出一个独一无二的故事。
《率土之滨》之所以能成为行业标杆,正是因为它不断在通用框架里加入原创表达。比如它首创的“流浪军”系统、实时天气影响战局、高低地形带来的战术差异,还有水战机制和群体AI行为,如今已被许多同类产品借鉴。它的武将养成体系,例如多战法搭配、觉醒进阶、兵书系统,也成了“率土Like”品类的标准配置。
就在今年,《率土之滨》再次大胆原创,对自己下刀子,推出青春服,主打“不花钱抽卡”,降低玩家游戏门槛;又尝试与《狼人杀》联动,引入阵营隐藏机制,让千人同图的大战场多了几分心理博弈的悬疑感。
这些都不是简单复制黏贴,而是对基础玩法的原创拓展。
而这场诉讼的核心争议,正是在于:《三国志·战略版》是否超出了“借鉴玩法”的合理范围,是否直接挪用了《率土之滨》那些具有独创性的具体规则设计。
目前,答案仍未揭晓,但只要体验过两款游戏的玩家,相信心中早有自己的答案。
无论最终结果如何,这起案件都将深远影响中国游戏产业的未来走向,它关乎原创者的尊严,也关系到后来者的创新空间。
作为玩家,我们无法介入法庭辩论,但我们可以选择支持那些真正用心做游戏的团队。毕竟,正是这些不断创新,突破边界的努力,才让电子游戏从简单的娱乐,一步步走向“第九艺术”的高度。
所以,《率土之滨》说所说的:“这事,确实还没完。”不仅是为这场维权发声,更是为整个游戏行业的原创者们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