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由24人组成的“浙BA”杭州队整装待发。这份名单里包括上城区的陈洋、刘宇昊、赵宁、黄华波,拱墅区的杜浩天,西湖区的葛郑波、胡家源,滨江区的楼凯、朱晟阳,萧山区的李昂、赵哲轩、谢凯波、程宇,余杭区的金清泽,临平区的王程、沈许斌,钱塘区的阮钰、王键、李倍麟,临安区的伍王超,桐庐县的申屠依楠,淳安县的包薷升,建德市的王溪等,这支新组建的精英之师集结了杭州12支战队的顶尖力量,将携手杭州赛区的冠军队——富阳队,代表杭州出征全省城市争霸赛,是“浙BA”杭州赛区名副其实的“全明星阵容”。
从7月11日“浙BA”杭州赛区揭幕战在临平体育中心体育馆激情开赛,到7月27日在拱墅区运河体育公园体育馆闭幕,半个多月的时间,七月的杭州进入了激情燃烧的岁月。终场哨响刹那,富春江畔直冲云霄的欢呼声仿佛还在眼前,富阳队以89:61的磅礴气势力压上城队夺冠,萧山队凭借七胜一负的优异战绩成功夺得季军,“浙BA”杭州赛区的三强格局终于定格时,潮水退去,奖杯里的城市哲学渐渐变得清晰。
那跃动的篮球里,翻滚着富春山的云岚、南宋御街的月光、钱塘江的怒涛。这是一场山水基因与人文韧性的盛大共鸣,更是杭州“多元一体”的城市魂魄在新时代的璀璨绽放!
富阳球员的每一次传导,皆似富春江水的流转。决赛第三节,将比分差距扩大至28分,彻底锁定了胜局。灌篮狂潮,恰如黄公望笔下春江奔涌,张弛间蕴藏自然韵律。《水经注》所赞“奇山异水,天下独绝”的灵秀,化作赛场上行云流水的团队协作。当篮球划过弧线落入网心,恍若严子陵钓台畔的鹭鸟掠过烟波。
“浙BA”看台上观众们为球员加油
上城的钢铁防线,矗立如鼓楼城墙。场均失分全杭最低的纪录,暗合千年中轴线的秩序基因。中河路如一条青石脊梁贯穿古今,《梦粱录》载南宋皇城“坊巷纵横,宛若棋枰”,这精密格局投射为赛场上5.3%的战术失误率。任对手攻势如暴雨倾盆,上城防线始终如凤凰山磐石,默守千年城池的庄重。
萧山的逆转风暴,澎湃着钱塘潮的魂魄。季军战末节的惊天反扑,恰似钱塘江“海阔天空浪若雷”的壮阔。核心球员“浪里白条”的绰号,正是弄潮精神的鲜活注脚。明代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称弄潮儿“手持彩旗,踏浪翻波”,今日萧山球员的每一次突围,皆是与时代浪潮的英勇对话。
富阳队vs萧山队的精彩瞬间
富阳队的每一次妙传,皆飘散着《富春山居图》的墨香。场均32.4次传球冠绝联盟的数据背后,是黄公望“留白天地宽”的艺术哲学在当代球场的重生。而78%的防守篮板拼抢成功率,更叠印着造纸之乡的匠人基因,恰如古籍《天工开物》描绘的竹纸工艺:“揭纸如云,质若蝉翼”,将坚韧化作无形。
上城队的战术板上,跃动着南宋遗韵。5.3%的失误率背后,是鼓楼晨钟暮鼓锻造的钢铁秩序。百井坊商圈联名战袍引发的抢购狂潮,恰是《武林旧事》中“买卖关扑,酒楼歌馆”市井烟火的当代回响。当球员身着绣有河坊街老字号徽章的战袍跃起投篮,完成的是从《清明上河图》到数字时代的文明接力。
萧山队的逆袭史诗,浇筑着围垦精神的钢筋铁骨。63%的末节逆转胜率,令人想起数十万民工肩挑手扛筑起百里海塘的峥嵘岁月。球迷们编写的AI战术分析系统,则如钱江世纪城的智慧之光穿透赛场。清代翟均廉《海塘录》中“潮汐汹汹,筑塘捍之”的坚韧,在数字时代进化为“算力驯潮”的硬核实力。
“浙BA”杭州赛区半决赛现场
当富阳主场60米《富春山居图》仿绢卷轴在观众席展开,篮球已成激活地缘认同的魔法棒。上城队以南宋御街地图为跑位蓝本的战术,让《咸淳临安志》的古老街巷在球场重生。萧山“弄潮儿向涛头立”的呐喊响彻钱江世纪城时,潘阆酒肆醉吟的诗词化作新时代战歌。
青年创造力的喷涌尤为动人。富阳大学生绘制的《春江球侠传》漫画,续写着郁达夫《东梓关》的乡土眷恋;上城“吴山阿姨”的宋韵街舞,将周密《武林旧事》的瓦舍技艺化为千万流量;印有“浙BA萧山队加油!”的旗帜挂在直升机、滑翔伞上,在钱塘两岸、山野之间展示最青春的应援。
球迷在户外转播现场为球队打call
富阳队的“山水球风”源自富春江的静水流深。富阳队以“节奏如江流张弛有度”的战术风格登顶冠军,这种“动静相生”的智慧,不经意间便展露出“生活富裕,生命阳光”的富阳精神。
上城队的“枢纽韧性”源自南宋御街的秩序基因。上城队以“场均失分最低”的防线获亚军,其战术纪律宛如鼓楼城墙般不可撼动。球员跑位以南宋御街地图为模板,将“千年中轴”的秩序感转化为赛场上的精密协作。这呼应了杭州的“世俗理性”:在市井烟火中构建稳态系统。正如河坊街商户赞助的“百井坊商圈联名款”球衣成为网红爆款,上城队证明,商业基因与竞技精神在此交融,让“好好地活着”的平民哲学迸发竞技动能。
萧山队的“弄潮魂”源自钱塘潮的奋进美学。萧山队末节逆转的“浪里白条精神”,是钱塘江“奔竞不息”的当代注脚。核心赵哲轩带封闭作战、程宇临危爆发砍高分的案例,将围垦史诗中的“向潮头立”转化为赛场意志。这种“奋进叙事”与围垦精神、创业文化一脉相承。
三强合鸣更是杭州城市哲学的当代显影。富阳的山水留白、上城的市井秩序、萧山的奋进锐气,共同构成“自然与人文的互构”“历史与创新的辩证”“平民性与精英性的和解”的杭州精神“三重奏”。这样的城市气质,让每个普通人活成自己的诗人。
“浙BA”场外活力市集全民同乐
篮球场上的“人间杭州”。“浙BA”杭州赛特别是三强争夺战,让我们看见一座城市的生存美学。它以富春山水的从容消解胜负焦虑,以御街的秩序平衡现代竞争,更以钱江潮的锐气冲破“偏安”枷锁。正如《人间杭州》所言:“顺从与从容,足以让剑拔弩张的岁月婉转起来。”“浙BA”的赛场证明,杭州的“平凡哲学”从未颓废,它只是将李清照的忧郁、张岱的旷达,化作了带球突破时衣角掀起的那一阵风。
当球员高呼“我们想赢、能赢,也一定会赢”,这声宣言已超越赛场,它是良渚先民驯水筑城的回响,是数字经济浪潮中“弄潮儿”的转型勇气;是全民狂欢,更是把骨子底里原始血性激发出来的那种过瘾,是对“创新活力之城”中“活力”的另一种注解。它不仅承载着竞技荣光,更是大杭州山水基因与人文韧性交融的哲学容器,揭示了一座城在自然禀赋与文明演进中锻造的生存智慧——于潮涌中立定,在传承中超越,最终指向“人与城共生共荣”的生命之道。
(本文作者:马晓才 杭商传媒社长兼总编辑,杭州中华文化促进会副会长,浙江理工大学法学与人文学院特聘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