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全国商报联合会
中国经济报导:中国游戏产业在 2025 年上半年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国内游戏用户规模已逼近 6.79 亿,同比增长 0.72%,创历史新高。
这一数据背后,是产业结构的深度优化、技术创新的持续突破以及全球化布局的显著成效。
市场规模与用户结构的双重跃升
2025 年上半年,国内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达 1680 亿元,同比增长 14.08%,与用户规模同步刷新纪录。这一增长由多极动力驱动:
移动游戏主导地位稳固:移动端贡献了 1253.09 亿元收入(占比 74.59%),同比增长 16.55%,《王者荣耀》《和平精英》等长青产品通过版本迭代和赛事运营维持高活跃度。
端游与主机游戏差异化突围:客户端游戏收入 354.03 亿元(+4.86%),凭借《燕云十六声》等高品质作品吸引核心玩家;
主机游戏市场收入 10.34 亿元(+29.78%),《黑神话:悟空》余热与 PS5/Xbox 新品推动用户向沉浸式体验迁移。
小程序游戏爆发式增长:轻量化、低门槛的小程序游戏收入 232.76 亿元(+40.2%),通过广告变现与内购结合,快速覆盖下沉市场与泛用户群体。
用户结构呈现显著变化:30 岁以下玩家仍占主导(超 80%),但 30-40 岁群体因 MMORPG 等重度游戏偏好提升,付费能力增强;
女性玩家市场快速崛起,乙女向、换装类游戏用户占比同比提升 12%。
技术创新与政策红利的双向赋能
技术驱动体验升级:AI 技术深度融入开发全链条,如智能 NPC 生成、动态剧情推演,《漫威争锋》通过 AI 优化角色交互,用户留存率提升 25%;
云游戏平台降低硬件门槛,使主机级体验触达更广泛用户。
政策护航产业发展:教育部将游戏艺术设计纳入高等教育学科体系,推动人才培养专业化;
地方政府推出专项扶持政策,如浙江的出海补贴、北京的产业聚集区建设,为企业减负提效。
未成年人保护深化:防沉迷系统覆盖 98% 以上游戏,19 岁以下用户游戏时长同比下降 18%,倒逼行业向精品化转型。
全球化布局与文化输出的战略突破
中国游戏产业正从 “产品出海” 向 “文化出海” 进阶:
海外市场表现强劲:自研游戏海外收入 95.01 亿美元(+11.07%),美国(31.96%)、日本(16.20%)、韩国(7.47%)为核心市场,欧洲(德英法占比 8.78%)成为新增长极。
策略类游戏以 43.33% 的收入占比主导出海,《七日世界》公测首日登顶 166 国免费榜,《Blood Strike》全球下载量破亿。
文化融合创新:《燕云十六声》将宋代美学与开放世界结合,海外测试期间收获 IGN 8.5 分评价;《无尽冬日》以冰雪生存题材差异化竞争,海外收入超 6.2 亿元。
国际合作深化:ChinaJoy 等展会吸引 PearlAbyss 等海外厂商参展,UnityGrow 等平台提供全链路出海解决方案,助力中国游戏突破文化差异与监管壁垒。中国游戏产业正以 6.79 亿用户为基石,在技术创新、文化输出与社会价值创造的三重维度上持续突破。
正如《2025 年 1-6 月中国游戏产业报告》指出,这一庞大用户群体不仅是娱乐消费的主力军,更是推动数字经济发展、文化软实力提升的核心力量。
未来,随着 5G-A 网络商用与 AI 大模型的深度融合,中国游戏有望在全球数字文明竞争中书写更辉煌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