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今年Xbox Games Showcase发布会给玩家带来的最大冲击,莫过于预告片中PS5标志的大规模出现。诸如《使命召唤:黑色行动7》、《天外世界2》、《战争机器:重装上阵》等Xbox阵营的头牌IP纷纷登陆隔壁PlayStation平台,就意味着微软已经铁了心要走跨平台战略。
微软游戏业务负责人Phil Spencer真没说谎,他们确实已经不再试图让所有玩家都投向Xbox阵营,未来将专注于将旗下游戏推向多个平台,其中就包括竞争对手的平台。事实上,微软走跨平台路线可以被解读为Xbox本身的竞争力,已经不足以让他们坚持单一平台路线,只有跨平台才能分担风险。
可是隔壁索尼,居然也选择了追随微软的步伐。日前Windows Central发现,在PlayStation官方招聘平台发布的一份职位公告,标志着索尼对其独占游戏的策略也发生了转变。据悉,这是一个多平台与账户管理高级总监的职位,旨在解决PlayStation游戏工作室将游戏扩展到竞争对手平台时可能遇到的问题。
这就代表索尼方面针对未来发布的游戏瞄准了更为广泛的平台,并且其中还明确提到了Xbox、Steam、Epic Games商店、任天堂Switch和移动设备,作为其多平台战略的一部分。有了PlayStation游戏登陆PC平台的成功案例,索尼要将游戏带给手机乃至Xbox玩家,以谋求更多的收益也就不难理解了。
如此看来,即便是PS5系列已经售出超过7780万台的索尼,也想搞自己的“PlayStation Play Anywhere”。但面对索尼的突然转向,许多玩家纷纷在X、Reddit等社交平台表达了反对意见,甚至有人表示,“如果属实,我以后再也不会买PlayStation,会坚持用PC。”
事实上,微软押注“Xbox Play Anywhere”既是顺水推舟、也是不得已。跨平台战略虽然有利于Xbox Game Pass订阅,但微软如此激进地将旗下热门IP推向索尼、任天堂的平台,其实也有Xbox主机销量始终不见起色,为了摊薄高昂的游戏研发成本,不得不向友商平台的玩家售卖游戏。
可形势一片大好的索尼,为何也要跟随微软的步伐呢?当然是因为他们目前面临的局面,可能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好。尽管PS5在与Xbox Series X/S的竞争中取得了压倒性优势,但奈何主机游戏市场整体在衰退,新生代玩家并不愿意选择游戏主机来作为他们的第一台游戏设备。
专注游戏市场的研究机构Newzoo在今年春季发布的《2024年PC与主机游戏报告》显示,2024年全球主机游戏收入为428亿美元、同比下降3.9%,主要是因为付费买断游戏同比大跌14%。而在付费买断游戏中,《漫威蜘蛛侠》、《战神》、《地平线》等独占游戏又占据了主流。
本世代,“没有独占游戏就没有装机量”的这一主机圈金科玉律,也开始失效了。根据Newzoo的报告表明,2024年全球玩家的总游戏时长中,有57%投入在发布6年以上的游戏中,发布3-5年的游戏占据时长份额为32%,新发行游戏的时长占比仅有12%。新游戏拉动作用衰退带来的直接结果,就是独占游戏失去了“魔力”。
与此同时,老游戏愈发受到玩家青睐则反映长线运行的GaaS(服务型游戏)品类成为了主流,而GaaS模式的核心是通过持续更新让玩家保持粘性、并持续付费,将游戏从传统的一次性买断制变成了持续付费。所以GaaS游戏天然就追求用户规模的扩张,或者说一个成功的GaaS产品需要有足够大的玩家基数,比如《GTA5OL》、《APEX》、《PUBG》。
玩家青睐GaaS、索尼需要更多利润,就让PlayStation游戏出现在Xbox、Switch上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情。只不过跨平台也是实实在在的双刃剑,既然全平台都能玩到PlayStation游戏,玩家又何必要买PS5呢。所以跨平台策略几乎必然会影响到硬件的销量,而索尼一旦失去部分游戏主机硬件的销量,就会顺势带来PSN等增值服务收入的下降,又反过来加速游戏跨平台的进度。
隔壁微软是Xbox Series X/S实在卖不过PS5,不得不用跨平台战略来止损,可索尼却是为了赚取短期的超额利益损害自己的基本盘,所以PlayStation的忠实粉丝破防还真不是没有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