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ster love,这个词经过版本迭代,看上去已经习惯被国内叫做“麻辣”了。
而在两年前,当有人说《FGO》是一款ML游戏时,我是难以理解的——FGO的剧情中,是有明确喜欢御主的英灵,但肯定不能“以少数来概括整体”吧?
最近我在上网冲浪时,注意到过去日本互联网上围绕“master love”的一段激烈战斗的遗迹,跟各位分享一下。
来源是插画社区pixiv的百科。在两年前考察“ml”到底怎么回事时,我也查阅过这个词条,当时关注点更多在国内的玩家社区中,而最近我点开了“编辑历史”,发现在p站社区中,围绕这个词条也不消停过。
最早的编辑历史来自于2018年,肯定不是这词最早诞生,从当时百科词条作者对“Master love”的描述来看,此处是对FGO的同人性质的定义,
作者基于FGO文本和自己的理解,汇总了对御主(master/玩家)有恋爱之情的从者。但作者也表示,这样的汇总可能会冒犯别的玩家,介意的话不要看。
作者分为了明显的“master love势”和疑似的“master love候补势”,并按照职阶进行排序,比如剑阶有以下这些。
左边是p站插画的引用,右边是作者基于游戏内容ml的发挥。加黑的是游戏原文中的发言,衔接的是作者的一通“怎么喜欢我”的分析。
*熔岩游泳部三位对御主表现出明显的爱意
这个词条在2018年10月23日之前还比较和平,一些网友添加了新角色,比如魔神总司。
爱好者也在讨论某些,角色该归为love势还是候补势。
以及有网友觉得“介意别看”还是有点犯冲,又在前面补了句“不代表官方”。
但在23号当天,出现了一个砸场子的网友,把master love这个词条全给删了,只留下一句话:
“根本没有什么master love,只是童贞御宅族的妄言。”
修改的人网名Deluta(でるた),也不知道他的行为动机。
不过没多久,百科页面被另一名网友Walnardo给该回来了,他表示“幸好数据恢复起来很容易”,以及“我们master love也是好起来了,都有乐子人(荒らし)过来捣乱了”。
给这个词条带来混乱的不止Deluta一人,在接下来一天时间里,还有几名网友对这个词条进行了恶意更改。
比如这个编辑者カチコミ,先是增加了“盐川咕哒太尊了”这么一个cp,又将FGO当年的运营——盐川洋介,给列入master love从者的候补栏里。
盐川洋介
随后又将该词条“master love”的读法改为了“蝗虫咕哒”。
蝗虫这个网络用语,是指一些趁着游戏热门活动时涌入,快速消耗游戏内容,接着迅速离开的玩家,使用这个词的网友或许是对持续运营游戏内容层面有更加深度的要求,也可能是装成有这样的要求来捣乱。在我印象里,早年间FGO社区中确实有对“过于投怀送抱的喜欢让剧情变得廉价,损害fgo剧情”之类的讨论。这个词明显是贬义的。
再比如将master love改成了“盐love”,
类似的更改在10月23号当天发生了好几次。
这个词条的原本内容被不断删除,又被不断恢复,
“简而言之,是一群不受欢迎的蝗虫妄想。”修改于2018年10月26日。
“为了避免争议,我打算简化描述。”有人提议。
“简化描述正是乐子人希望的,所以我给补全了”。又有人补全了。
……
“面对现实吧,FGO不是后宫游戏,一切都是你们的妄想。”
这么说的人、又把页面给删掉了。
以及接下来,又恢复了。
“FGO粉丝太拼命了,令人害怕。”这么说的人,把内容又删了。说这句话的人,当天把恢复的文章删了4次。
在FGO中,即使是同一个名字的角色,也可能按照设定、以不同角色设定的形式被玩家抽卡获得。玩家的个人喜好,社区的议论,官方的选择,可能都会带来不同的结果。
时间到2019年12月,这个词条总算是消停下来了,该词条明确了“master love”的同人二创属性,并且决定不再举例任何具体的从者角色。这个词条在后续4年左右都没有修改,后续也都是小修小改了。
因此,至少在pixiv上,master love更多是一个“同人”意味的标签。看来目前众人妥协的结果是,既保留了master love作为同人概念的存在,又避免了具体角色间理解不同而导致的无休止的争议。
至于国内,一些游戏官方打着“master love”的名义来营销,如果以上述同人形式的概念来理解,官方怎么可能代表同人呢?这似乎本就是矛盾的……
又或者等哪天,就像女声优的百合营业般,会演化出品味这层虚假背后的真实性的旁门乐趣……产生了一种不可戳破的独特模式。
幸好有“历史编辑”的功能,让我能回看这场激烈的碰撞。
但只要有互联网存在,类似的争论就会一直持续。在萌娘百科讨论历史里,可以看到当年争论激烈时“手游全扬了”的决定,而如今例子里面又加上了。
在p站之外的地方,围绕master love又会是不同的定义,早已出离了FGO,
所以本文也只是master love的一段插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