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如果要我来和大家唠一款备受期待的游戏,我必要和大家来唠一下《燕云十六声》。
最期待的游戏必须有《燕云十六声》
从前期来看就是满满的诚意
▼
作为一款有辨识度的武侠游戏,PC端公测第二天就有超百万游侠踏入江湖。
他们有句话:“ 重定所有既定。武侠游戏,只有燕云和其他。”这让我感受到一种诚意。
感觉《燕云十六声》不是单纯的做一款江湖游戏,而是想要把武侠世界的江湖气以高质量还原在游戏里,让每一位玩家都能感受到独属于他们的快意恩仇。
但让我没想到的是,《燕云十六声》实在是太!刀!了!
谁懂啊,只要是咱能接触到的社交软件,全都经历了一波《燕云十六声》的轰炸。
有被剧情刀哭了的
有因为太好玩
天天沉浸在当中的
还有啥都不说
直接来顿安利的
PS:我懂我懂,我都懂!!!
这真不奇怪
《燕云十六声》的感人之处,不仅在于宏大的家国叙事,更在于对“乱世凡人”的细腻刻画。
它用环境细节、碎片化叙事和隐晦的文化符号,让玩家在探索中自然感受到历史的沉重与个体的微光。
给我印象最的有这么一段剧情——
龟奶奶以卖草编乌龟为生,她有一儿一女,儿子参军后音信全无,但每个月龟奶奶都会收到儿子的来信,信中说一切安好,还提及收复十六州后便归家团聚。龟奶奶满心欢喜地等待着儿子归来,自己省吃俭用,却给女儿买好吃的。实际上,龟奶奶的儿子早已战死沙场,那些信都是女儿代写的。更残酷的是,女儿也在周太祖进城的那一晚死去,龟奶奶攒着的各朝各代的铜钱,是家里各种苦难的见证,最后连抚恤金也被偷走,而偷钱的周寡妇是为了给孩子治病,但钱还是被当官的以收税名义抢走。
剧情太刀我不敢玩
人心太凉我不敢碰
《燕云十六声》,我恨你,大晚上的让我对着屏幕嗷嗷乱哭。
但这也远远不能概括我们对《燕云十六声》的爱恨。
它摒弃既定中的既定,拒绝非黑即白的道德审判,总是喜欢用“选择的代价”和“细节中的时代伤痕”一遍一遍地拷问人心——
战场遗落的家书上写着:“若孩儿问起,便说我在云中守着他”;
救孩童还是保粮车?无论选择哪方,都会有NPC因为玩家的决定死去。
当少东家家园焚毁,技能栏中“不羡仙”联动技能永久灰暗,提醒玩家“有些失去不可逆转”
被改造成“梦傀”的父子,父亲即便失去意识,仍本能地以身躯为儿子抵挡攻击。当玩家击碎傀儡核心时,父亲残存的最后一丝意识化作一句:“儿啊...快逃......”
......
这些设计并非强行煽情,而是让人通过游戏从旁边者变成亲历者,激发玩家对战争、江湖和人性的思考,最终形成独特的情感共鸣。
正如那句:江湖从不由人,但侠义永存于心。
在游戏里所感受到的一切,离不开研发者想要做高品质游戏的初心。
在立项后的五年时间里,他们用沉浸式的游戏与充满想象力的玩法,打破了外界的质疑,只为还原理想中武侠开放世界的光景。
一鸣从此始,相望青云端。
天生武侠
世界无羁
刀光剑影
书写传奇
▼
但求侠心火热,而设备不烫。
一如浙江宣传的新年献词里的真实写照:敬我不能,尽我所能。